当前位置: 首页 >咪游记的首页 - 穷游网,旅途永无穷尽

咪游记的首页 - 穷游网,旅途永无穷尽

旅途永无穷尽 旅途永无穷尽
热门版块 兴趣小组 穷游欧洲 穷游亚洲 穷游美洲 穷游大洋洲 穷游非洲 预订 搜索 背景渐变
旅途永无穷尽 1487996686
微博 @咪游记 http://www.weibo.com/miyouji 微博 @咪游记 http://www.weibo.com/miyouji 0% 咪游记 等级: 其他 最世界订单 最近来访 累计访问(323) Ta的关注
1486616324 咪游记的首页 - 穷游网
0 TA还没有关注对象 Ta的粉丝 314 探访TA的足迹世界和旅行梦想 Explore the world 去过 点评 4 / 7 去过 7 个目的地
旅途永无穷尽 旅途永无穷尽
去过 想去 TA的游记 | TA的照片 | 留言板 至少写够2个字,最多不超过500字 0 相关问答
2004-2017 © 穷游网® qye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Version v5.57 京ICP备1200352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1935号 京ICP证140673号
更多详情 更多 16篇游记 1个精华 发表在 潜水俱乐部 版 2016-12-16 我也是山狼海贼(上) 你或许听说过六度空间理论,就是任意的两个陌生人,只需要5个中间人就可以联系起来。但有些陌生人,你也可以和他直接关联,因为他和你是同一群人。我所属的这一群人,叫做山狼海贼。 所谓山狼海贼,说的是在文革时期有一群自由潜水者用生命挑战大海的故事,就是大连人说的海碰子,头戴亮晶晶的水镜,手持锋利的渔枪,脚穿橡皮鸭蹼,凭着一口气量,赤身裸体地潜进冰冷的海底捕捉海珍品。在汹涌的浪涛下面憋气,在犬牙交错的暗礁丛里拼命,时刻都有生命危险。所以人们都称呼干这一行的是山狼海贼。这一段定义是邓刚的小说《我们曾是山狼海贼》里的描述。我和小说作者素不相识,这部小说是文革伤痕文学的一部份,是我父辈看的书。直到我成为山狼海贼之后,被别人如此称呼,才知道了这个说法。然而我们不需要相遇,也可以有共鸣,原来我们真的是一样的人,我也是山狼海贼。 那一年2012秋天,我筹划着要去北加州一行,那是我成为真正自由潜水者必须过的一关。著名的加州一号公路不但有世外美景,更有隐藏的天堂美味。过了旧金山继续蜿蜒沿海向北行,就到了索诺马海岸,一路风光美不胜收。就像南边的大瑟尔一样,这里有旖旎的海岸风光,却更少游客,因而更为宁静。海岸因其独特的地貌形成自身的小气候,时常大雾弥漫,人称秋雾索诺马。起伏的山丘,美丽的灯塔,壮阔的海岸线,都被笼罩在这雾气之中,隐隐绰绰,梦境一般。这里沿岸的海湾盛产皮球大小的鲍鱼,那就是我的目的地。 在加州自由潜水界中有这么一个说法,如果没有到北加州去捞过鲍鱼,就不是真正的加州自由潜水者,自然也成不了真正的山狼海贼。从北加州旧金山再一路向北的荒凉海岸,人口稀少,海水常年冰冷刺骨,海獭海豹是这里的主人。在这绝无污染的海域深处,生活着加州红鲍鱼,这是世界上最大的鲍鱼种类,我们常说的极品两头鲍,红鲍鱼就能做成两头鲍。 秋雾重重,我们在暗夜中赶路,一路车辆极少,有时在浓雾中看见远远有对面车辆桔色的车灯,竟然有种很温暖的感觉。沿着海岸公路到了一处可以扎营的高坡,前不着村后不着店,但我知道我们到了。这里就是木材湾 Timber cove landing,一个鲍鱼高手告诉我的秘密所在。当晚扎下大营,湿漉漉的次日清晨迷雾逐渐褪去,云气依然半折半掩,被海风常年吹拂的柏树匍匐守护着岩石,是海边兀立的峭壁石岸。原来这营地直接俯瞰大海,远处碧海无边,近处是一个安静的海湾,有些礁石散布,端的是好景色好去处。从山岗望向海湾,海中有深深浅浅,这就是有名的加州海藻森林,其底部就生长着传说中的大鲍鱼。 营地从山坡走下去可以放船出海,尽管这里只能停放小型船只。这里附近有个农庄叫罗斯堡,附近有条河叫俄罗斯河, 竟然是当年俄罗斯殖民开拓者在这里建立的一个殖民港口,也是俄罗斯人在美洲西海岸最远的落脚点,不过规模终究太小,并没有发展起来。但话说回来,如果真的发展成了城市,那么或许这里的山,这海,这些自在的生命,和所有的生态也就无法保持了。 但是这里离旧金山大都市其实也不算很远,如果不是一系列严格到几乎苛刻的法规保护,这里也不会有任何鲍鱼可以生存下来。相对应的是2011年渤海发生石油泄漏污染,大连的海鲜本来就在严重退化,以至于皮皮虾成了主角,污染事故使得大连人不再去赶海。我并不想过度渲染这污染的现状,但有报道说注入渤海的53条河有43条属于严重污染。而中国沿海除了广西和海南也基本没有一片近海不严重污染,大城市附近都是劣四类海水,这实在已经到无法再漠视的地步了。那些冗余的高污染低产出工业,对比优美的海岸风景清澈的海水优质的海鲜,后者这些才是我们需要的高质量供给不是吗?不仅是污染,我国渔民的涸泽而渔的捕捞方式,经过之后寸草不留,完全不替子孙后代着想,如果是鲍鱼,估计连指拇指大的都不放过,又怎会有足球大的鲍鱼给留下呢?反而是在美帝这里,虽然也有污染,但有控制,环境的保持使得离大都市不远依然能在大海里捕捞到最优质的海鲜。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真的需要学习别人的经验。 我们看看加州的鲍鱼捕捞规则,首先你必须有加州的鱼证,加州钓鱼证45$(非居民更贵)或者单日证15$。然后你要加贴海水捕捞许可5$,然后再买22$鲍鱼专用证。没有证非法捕捞,罚款都是成千上万的。鲍鱼的捕捞季是每年四月到六月,然后是八月到十一月,如果你在季节之外捕捞,那罚款也是成千上万。 但这还不够,你必须有加州许可的专用鲍鱼卡尺,就是说,任何小于卡尺标准的鲍鱼,看到了也不许捞,否则被发现或举报,罚款还是成千上万的。捞到了鲍鱼要在水边立刻填写记录,把时间和地点填好,再把剪下的一联防水纸条用绳穿在鲍鱼上,一天最多三个,然后每年还要提交捕捞记录,千万不可错失一环,否则罚款都让你欲哭无泪。而且你不可存了侥幸心理,这里似乎没有人烟,但据说便衣鱼警很多,每年有许多人着了道。但这依然不够,鲍鱼在冰冷的海水下三十尺深,你不能使用气瓶潜水下去捞,必须是自由潜水一口气下去,然后鲍鱼都是牢牢地吸在石头上,你如果不能在一口气内撬下来,换口气再来,鲍鱼已经又牢牢地吸在石头了。 之所以在这里依然能够有野生的大鲍鱼生存,就是因为这样严格得近乎变态的法律存在,阻挡了99%的捕捞者。只有真正勇敢而有本领的自由潜水者才能有收获,这些人,我后来才知道,原来叫山狼海贼。 我去的时节是正是深秋 ,捕捞季节快结束了,来索诺马海岸的路上我们先经过了那帕山谷的酒乡,这时候葡萄成熟了,紫色的饱满的一串串挂在枝头。相比较春夏葡萄园的绿色养眼,秋天收割的季节,葡萄叶子变得五彩斑斓,秋阳下的葡萄田犹如天然的风景画。索诺马县正是美国最有名的红酒产地,但由于那帕酒乡的名气太大,吸引了全部眼光,反而遗忘了索诺马海岸,其实这里才是加州名副其实的美食美酒之地啊。 我在营地观察了一番地形, 初次前来就是打算探探路,踩踩盘,能不能捞到鲍鱼且不论。事实上因为我一路赶的急,没想到加州到处都可以买到的渔证在这里却买不到,必须去二十多里路外,所以我打算就只看不捞。没想到打开装备袋却发现忘记带了头罩,这可麻烦大了。 前面提到的小说便描述山狼海贼如何光着身体下海,在冻僵前回到岸上烤火。如今显然不必要如此冒险,但也必须有足够的装备。这里的太平洋海水来自北冰洋,常年在10摄氏度,这和大连所在渤海不同,渤海是近海温度变化很大,夏抹初秋海水温度能达到20多度,只有在一月才到10以下甚至零度。因此索诺马海岸的海水温度和小说中所说的冰冷海水是差不多的,而且自由潜水者要潜到水深处,水越深温度越冷。加州的自由潜水者通常穿至少7毫米以上的湿式潜水衣才能保障自己不被冻僵。然后还需要手套,潜水靴,和头罩,一般都在3毫米左右厚。 其中头罩是最重要的,如果没有头罩,脑袋浸泡在冰冷海水里,感觉简直头疼欲裂,好像被刀劈斧子砍一样。疼痛还是小事,如果时间略长,你就可能动作迟缓,甚至失去意识,可见当年的山狼海贼当真是搏命。记得有次去新西兰,我也打算捞捞当地的小鲍鱼,然而却忘记带头罩了,海水太冷,只能作罢,没想到,这次我居然又犯了同样的错。 莫非,这次连水都下不得了? 营地旁正有一个老大爷正在晾晒装备,老大爷身材雄壮很有力量,皮肤粗糙,头发灰白还带着水珠,脸上有特殊的日晒瘢痕,正是潜水人特有的印记。于是我上前搭讪,果然他也是来这里自由潜水的常客,秋天除了捞鲍鱼还会去附近森林采蘑菇。三言两句间,便透出下海人的豪爽,老大爷二话不说出借他的头罩给我,还给了我面罩,工具以及一个浮子。浮子非常有用,在海里可以抱着休息,同时还能挂工具和收获。本来还要借鲍鱼工具给我,但我没有渔证,便谢绝了,更何况如果我非法捕捞说不定这老大爷就是渔警也不定。总算我没有在同一块石头上摔倒两次。 穿上潜水衣,带上工具,我走下海滩,海湾的水颇平静,两侧的山崖阻挡了太平洋汹涌的浪潮。海水非常的冷,尽管我全副武装,但刚入水的一刹那还是不禁屏住呼吸,身体有些发抖,待逐渐活动开了,才不那么冷了。这里水质很清澈,能见度不错,能看到十五尺以外,海底浅处到处是附着了青口的岩石,有些海胆在石缝中,这些都是上好的海鲜,只不过这不是今天的目标。 我环视了一下周边的情况,熟悉一下环境,只见海湾的右手半深处有人在自由潜水,水面上树着个潜水标记,我便向那人游过去。果然也是来捞鲍鱼的,他的装备袋里已经有了一只合格的大鲍鱼。我们在水里聊了一会,原来大名叫尚,住在北加,每年都会来捞鲍鱼。 我问尚,今天情况如何,尚说在这里半天了,只捞到一个,这里鲍鱼很少。 莫非今年鲍鱼产量很少?我问他。 尚道,那倒不是,远处海藻森林处有很多鲍鱼。 我惊奇,那你怎不去那里捕捞? 尚道,那里水深有30尺,他觉得太深了。 原来正是因为水深处捕捞的人少,才会有较多的鲍鱼剩下,容易捞的自然早都被捞光了。 我虽然没有捞过鲍鱼,但30尺还是有自信,何况有领导在崖顶帮我观望,尚又在附近,胆气自然壮了许多,和尚寒暄几句,便向海藻森林游去。 巨大的海藻从海底岩石里层层叠叠生长上来,有的能长达几十尺,海藻密密的生长在一起,如同森林一般,便是海底森林,许多鱼类还有海豹海獭便以这森林为家。这海底的海藻森林是加州闻名的奇景,很多世界各地的潜水客专程慕名前来欣赏这海藻森林。想来那鲍鱼就在这海藻森林的底部,这里生活着不少海獭,想必各类贝壳是很多的,鲍鱼小的时候自然也被海獭吃了不少,但鲍鱼一旦长大,海獭就奈何不得鲍鱼了。我在水面调息半刻,便向海底潜去。。。。 我的水性自认还不错,但其实没有人天生会自由潜水,水性也并非可以与生俱来。小时候我并不会水,好在所居住的大学校区有个游泳池,夏天老爸常带去游泳。老爸会水但也只会一种自创的侧泳。在不会水时有次胆大放开了拉住池缘的手差点溺水,好在有个大叔拉把我拉了回来,但游的多了自然也学会了换气和蛙泳,可以潜到池底。小学里参加了一个暑期游泳班学会了自由泳,现在想起来这是小时候参加的课后班里最值得的一个了。学会自由泳,在一般人来说就算是擅长游泳了。 到了大学有年暑假打听到附近水上乐园开张要招救生员,就赶紧报了名。经过一番培训,考核拿了白卡救生员资格就上岗了。我游泳技术结果倒是在这段时间大有长进,原来救生员的工头都是附近师范大学体育系的游泳老师,跟着混,便学会了蝶泳和仰泳,特别蝶泳那时练的还强似自由泳。其他救生员也大多是师范体育系的学生,都是身材健美的棒小伙,夏天阳光晒的浑身黝黑。经常有年轻妹子故意在岗位周边留连不去,搭讪要通讯方式。不少同事,在休息时间下水勾搭妹子,这段青春回忆回想起来也不禁微笑。 有了这些游泳技术,在江河里扎个猛子已经很自如了,虽然我并没有什么机会真正在大海里畅游。出国后来到加州,出于对大海的喜爱便学会了冲浪和潜水。正玩的不亦乐乎,偶然看到了世界自由潜水冠军的视频,原来一口气居然可以达到那样的深度,只不过人家或许天赋异禀,自己是不敢想的,但还是因此留了心开始关注自由潜水。不久就看到消息说美国自由潜水美女冠军记录保持人Erin Magee要到南加来开课。价格虽然不菲,但实在机会难得,还是一咬牙报了名。 课程很紧凑,两天的课堂其中两个半天泳池练习,再加一天深海测试,同学里个个都是潜水大师,还有从东部赶来的。果然自由潜水大有学问,呼吸的方式,水下耳平衡,入水的姿势,水下踢腿的方式,还有装备都自成体系。如此种种不同叠加起来,通过训练,将一个普通人变身超人,完成不可能的奇迹。在泳池里我就达到了静止憋气四分钟,实现自己的个人记录,但能达到这个程度是过去绝对无法想象的。也许我真的也可以一口气潜到很深。果然在随后,我们去了卡特琳娜岛,在那里水波不惊的海水中,我一举实现了一口气下潜达到一百英尺的深度,特别是超过60尺以后由于水压的变化,不需要踢腿就会自动向下沉,这份感觉甚是奇妙。 掌握了自由潜水,我在附近海岸边潜水,用鱼枪打鱼,从此抛弃了水肺潜水的笨重装备。但是自由潜水教练告别时告诉我的一句话我一直记得,要成为一名真正的加州自由潜水者,必须要能够去北加州捞鲍鱼。终于我从一个北加自由潜水的朋友处打听到了鲍鱼的所在地,这才有了这次朝圣之旅。 海水轻轻地在我耳边荡漾,海藻就在我脚下舒展开来,冰冷的海水有助于我冷静下来,降低我心跳和呼吸的频率。我将自己呼气尽量延长,如此我的心跳将进一步下降,那么同样的氧气就可以供我支持更长的时间。我的潜水面罩是市面上体积最小的,这样当我下潜时,由于压力变化面罩将从我的肺里抽取空气,体积小的面罩将少占用一些宝贵的空气。我的脚蹼比一般深潜的更长,这有助于我快速下潜。经过几个呼吸循环,我已经将思绪完全平静下来,物我两忘,然后我快速呼吸四次,这是为了将身体里的氧气含量尽量提高,这样的呼吸不能多做否则血液中的氧含量过高会醉氧而失去意识。于是我再次深呼吸一次,用腹式呼吸,并且耸肩抬头使得呼吸量达到最大。擤一下鼻调整耳平衡,甩掉浮潜呼吸管,将双手下垂,一只脚向天空抬高,然后将手一摆一拧腰向海水深处潜将下去。。。(且看下回分解,公众号miyoujipub,或微博已有更新) 274 1 12 发表在 太平洋海岛 版 2016-11-25 后空翻跳进那片仙境洞天—萨摩亚苏阿海沟游记 后空翻跳进那片仙境洞天——萨摩亚苏阿海沟游记 那是怎样的一潭碧水啊,孕育于天地造化之间,站在潭水边,只有无比的欣喜和赞叹。我并不是要刻意吟风颂月,言语也不足以描述这仙境般的所在。如果柳宗元、朱自清和我一样站在潭边,或许会懊悔当初太早用完了那么许多词汇赞美那些寻常湖水,如今让人惊艳到无法用语言来形容,只因为我站在了苏阿海沟池畔。 一场夙愿一场游 不论你是否是旅行的骨灰爱好者,你必定在各种朋友转发的照片里看过一些绝美的风景,其中必然有些会特别打动你,然后当你再次看到时,会想这不是以前看到过的吗?小时候看旅游摄影杂志,看到过这样一池碧潭,就不禁感叹,天地间居然能有这样的所在。然而,彼时并没有自己也要亲眼去看看的念头,因为眼界或经历的缺乏,会限制你的想象力和勇气自信,而且当时也完全不知道这究竟是在这里究竟在地球的哪个角落。 所幸如今是个互联网的年代,就如同你通过网络正在千里之外分享我的所见所闻,我也是在网络上又一次见到苏阿海沟的图片,终于可以按图索骥,辗转查出名字,进而查到这居然是在南太平洋的萨摩亚岛国Upolu岛。 多年之后,自己早已不是那个带着同学坐大巴出游的旅行新手,如今全球便利的交通使得地球上任何的角落都不再那么遥远,南太平洋诸岛国早已成为国人常去的目的地,于是各种做功课,订机票行程,请假登机,将各种问题一一解决,萨摩亚成为我们南太平洋形迹中的特殊一站。 邂逅萨摩亚 飞机降落萨摩亚,炎热湿润的空气扑面而来,阳光无比强烈,这里是典型的热带气候,好在偶尔有些清凉的海风,毕竟是岛国,气候还是颇为惬意。我曾经想,究竟要怎样的国度才能孕育出苏阿海沟这样的洞天福地,一落地便明白了,这里一切草木看着都生机勃勃,颜色也格外奔放,似乎很多热带都这样,但萨摩亚的色彩尤其热烈。 当地的巴士特别体现了什么叫作鲜艳。车辆是用卡车改造的,显然是家庭式作坊的手工改造,车棚和座位都是木匠打的,手艺倒还不错,玻璃窗还能升起放下。地毯做的内饰,音响显然质量糟糕,放的都是超嗨的电子音乐,也无所谓音质,江南style是当地的常播曲目。乘坐当地巴士倒是很能体验当地人的生活,村民从城市里采购了各种生活用品柴米油盐,又或者要到城里卖些自产的水果海鲜,都靠巴士运输,难免上下车有些鸡飞狗跳,所以英语里称为“chicken bus”。 车上一般有个卖票小二,不仅负责卖票,还要管装卸货物,前后忙个不停,有时候有人自己不坐车,只花点钱托小二带货,于是这一站小二收几串芭蕉,那一站车在某村民家门口把城里代购的东西扔在门口草地上,吆喝一声就有人从家里走出来取,甚至还能代交电费,服务太周全了。 但是也并非一切都是美好,我发现如果这里乘客太多,不像我们是挤成纸片,萨摩亚人的习俗是坐在其他乘客大腿上,真是见所未见!别做梦有什么美女坐你大腿,一般都是大叔坐在大伯大腿上,当地人倒也习以为常。但这么热的天,真的不怕大腿捂出扉子吗? 萨摩亚首都的城里都是西式的房屋,有的民居相当豪华,设施也一应俱全,回程的时候我们住了一家家庭旅馆,内部设施就都挺考究。院子里热带花草枝繁叶茂,这是家黄喵客栈,有许多猫咪散步打坐好不自在。 到了郊外,则大多是传统特色茅屋fale,通常是没有围墙的茅屋大厅,在热带地区,这样的亭式屋子相对凉爽、干燥,过去岛民除了日常用品,也没有什么贵重物品,因此也不需要围墙。不过现在很多家庭也有各种家电和其他值钱的物件,因此常见大厅里有一部分改造成封闭的房间。 我们在岛屿东岸公交可到的海边终点选住了一家传统的fale度假村。茅屋就在海滩上,海滩很干净,只三两个游人或当地人悠闲休憩,微风吹拂椰树林。萨摩亚并不是热门的旅游地,少数澳洲新西兰的游客,个别欧洲的背包客,仅此而已。 度假村和沙滩上有喵星人和汪星人出没,和他们一起看海看月亮,到了晚上还有只小黑狗卡曼因为晚上下雨挤到我们茅屋床上来睡了,真是自来熟,也只好由他去,大家一起挤挤。 萨摩亚曾经是潜水天堂,有美丽的珊瑚礁,但有2009年因为海啸的原因,珊瑚礁都毁于一旦,我们潜下海看了,虽然海水依然湛蓝透彻,但海底却铺满了死亡的珊瑚碎片,因此如今潜水没什么可看的。但也看到有幸存的珊瑚,以及新生的小珊瑚,特有的蓝色海星也依然幸存,或许不久的将来,这里又可以恢复生机,潜水看美丽的海底世界。 萨摩亚有种当地美食叫作UMU,是一种复杂的土灶,通常做节日大餐。做法是在地上挖一个大坑,把火烧旺了,把很多石头放里面烧热,等石头热了,把火灭掉,上面铺上树枝,再把食物放在上面,比如整猪、芋头等,再盖上树叶,再把土盖上去焖熟,也就是类似叫化鸡的做法。由于时间没凑对我们错过了UMU大餐,不过另外接触了其他萨摩亚美食,比如Oka金枪鱼生拌入蕃茄椰奶柠檬汁, 比寻常的鱼多了一层热带的感觉,让人印象深刻。还有面包果,这种树在南太平洋很常见,高大的树木挂着巨大的果实,一直没有机会品尝到底什么滋味,在萨摩亚终于尝到了,原来就是削皮、切块、煮熟就可以了,味道口感介于栗子和红薯之间,气味也非常香甜,自此我们也学会了这招,在热带经常自己煮面包果吃。 跌入梦寐已久的天堂 来萨摩亚的目的当然还是苏阿海沟(To Sua Ocean Trench),那日清晨我们请度假村代叫了一辆出租车,前往苏阿海沟探寻我们梦寐已久的天堂。显然这样的天堂必须不能允许车辆直接到门口,还是需要走一小段路,将俗世的尘嚣隔绝在外。 天气也格外帮忙,云开雾散,阳光明媚,天空湛蓝,空气中还有些湿润,微风中带着海的气息,连同周遭的花草被昨晚的雨洗涤清爽,万象更新。绿叶舒展开来,每一棵嫩芽每一个叶片都大口呼吸着,还带着露珠,而红花又或者其他红的黄的热带植物也都竞相开放,把自己所有的活力都全力展示。这一切好像过于完美,莫非是特意为天堂的展示而安排? 有众多杂志或者网站将苏阿海沟排为全球几大绝美天然泳池之一,或者人生必去的几个绝美地方之一,如此不能尽数,排名其实受主观因素影响太多,只能参考,但如果有什么地方在所有排名中都必定出现,那只能因为它的确值得。 苏阿海沟显然就是这样不能错过的地方,越走越近,也让我多少有些紧张,如果它没有那么完美呢?如果它让我失望呢?如果这么远来了,却…… 然后前面就有一片悬崖出现,似乎是一个深渊,就在海边,我知道那就是了。 苏阿海沟就那样豁然铺开在我眼前,那是怎样精美绝伦的一潭碧水啊! 真的就如同印象中的天堂,从无数杂志网站照片中看到,然后经过想象脑补汇总所得到的印象,加了许多美好的臆测,然而所见到的真实景象比这一切都还要惊艳。 那水,在深渊中轻微荡漾,好比绿松石却有丝绸般质感,透彻,一眼望穿湖底。深潭被一圈几近完美的圆形湖岸包裹,悬崖几十尺高,密密的树木绿萝长满了岩壁,藤蔓一直垂挂到水面轻轻地吹拂,点缀着许多各色的野花,好像一个花环装饰着这深潭。然后有一架梯子就直直地插入水面,那无疑是人间进到天堂的阶梯。 这深潭必定是上天的园林杰作,它太过于完美,已至于我们站在那里呆看了许久都没够,既没有拍照,也没有下到水边去,只是贪婪地饱览这美景,将这天堂的每一分印入脑海。 由于我们来得早,潭中还没有一个游客,因此机会难得,可以独享这片洞天。自然我们也不能只是远观,而不亲身进入这仙境体验一番,潭左侧树林里有步道,曲折几转后就是直通湖面的木梯。梯子很陡,几乎是垂直的,而且很高,摔下去可不好玩,小心把握两边扶手,慢慢下楼梯,感受到丝丝清凉,就到了水面。 这如同透明般的水,如果不下去畅游一番,简直对不起自己千里迢迢来一次。来时就换好了沙滩裤,把上衣一扒,后空翻入水。 让我在仙境里撒点野。 水并不冷,可以说水温很舒服,潭水中央有快怪石,珊瑚附其上生长,许多热带鱼出入其间。仰面看周遭的环境,环形的潭壁将天空圈成了一个圆,所谓坐井观天就是这样的吧。然而这显然是绝好的深潭,岩壁上长满绿植,爬藤若丝绦般垂挂下来。 潭水南侧有水下暗道,这里是直通大海的,因此是咸水。记得西游记中说水帘洞有个海眼,直通东海龙宫,想必也是这样的。游近能听到暗道另一头海水拍击海岸的澎湃声,有当地潜水的好手可以一口气游过暗道,到达大海,我或许也可以做到,但是当地人熟悉暗道走向,我则不知道,如果被困在水底半路就不好玩了,因此只潜下去感受一番便折回了。 我们贪婪地欣赏这片神仙自留地,用耳聆听,用心体会,苏阿海沟依然静寂无人,这仙境仅我们独享,此时此刻,此情此景,猫复何求。 微博:咪游记 公众号:miyoujipub 379 0 12 发表在 美国 版 2015-07-24 十二罗汉·阿拉斯加生死漂流 “向右!向右!向……”第三声右刚提到我嗓子里,还来不及吐出来,我们的Protar九人乘大漂流筏就直冲着猛撞在一个礁石上,坐在船头的我立刻就飞了出去。我只看到远处的雪山倒转过来,我一头扎进冰冷刺骨的Kennicott河水里,我试图睁开眼睛,却发现河水里伸手不见五指。这条河从Nizina冰川发源,河水里满是细如面粉的冰川泥,这是冰川亿万年碾压山体形成。 “这算是阿拉斯加冰川河给我的下马威吗?”掉进冰河的瞬间,我脑中只有这个念头一晃而过。 #缘起# 时光倒流到一年前,有过另一次阿拉斯加漂流,我在阿拉斯加德那利国家公园附近参加了一次有向导的一日商业漂流,地点是尼娜娜四级冰川河,漂流的过程充满了刺激和欢乐,但我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收集冰川河漂流的第一手经验,为我们华人团队无向导首漂阿拉斯加冰川河铺路。 我们对阿拉斯加冰川河漂流的兴趣其实早在两年前漂流美国科罗拉多河就已经满满了,这里必须要提的是Kurt---队员们口中的老大,他也是磨房水上运动版主。如果不是Kurt,不要说阿拉斯加冰川河,北美华人许许多多其他白水漂流的壮举根本无从谈起。我个人对各种户外运动都非常有兴趣,也是MITBBS户外版主之一,在旁人看来上山下海我都挺在行,但论及漂流就甘拜下风了。这首先是个团体活动,我带过小团队在加州几条相对容易的河流中漂流过,其中涉及的训练,安全,协调,统筹,需要执著,坚持,容忍,牺牲,各种现实的无奈让我打消了建立团队的念头。幸运的是,这一切都由Kurt包办了,他组织的新英格兰华人户外俱乐部NECOG,就基本等同于旅美华人漂流的世界。幸运的是,我们参与了其中很多次重要的漂流,尽管和队伍之间远隔整个美国大陆,他们在东海岸而我们在西海岸。 2010年6月我们结束了科州数条河流的漂流之旅,就把阿拉斯加冰川河漂流放到了日程上,然而我们队伍的骨干力量对付这样的河也还不够有信心,于是在不断训练基本功和救援能力之后,在2011年又有了加州漂流之旅,我们觉得技术上我们已经准备充分。但我们依然对阿拉斯加的冰川河特性一无所知,所有的认识只不过来自书本,于是有了我前面提到的商业漂流作为试验,以避免贸然尝试可能造成的灾难后果。 华人户外俱乐部的多数队员都是已经工作的上班族或者在读的留学生,通常很难协调大家的业余时间,花很多精力和金钱的投入到一个遥远的地方做一次冒险,但是Kurt就是有不同凡响的号召力,总是能够吸引各类精兵强将。同时我们成功的商业漂流体验,加上我把之前数次的阿拉斯加旅行写成了游记,激发了不少队员们的兴趣和斗志,终于有十二条好汉挺身而出,有男生有女生,个个能力出众,武艺高强,于是阿拉斯加漂流开始紧锣密鼓地计划起来。这时候大家都并没有想到他们将遇到的困难将会如此之大和如此之危险,以至于这其实是一次生与死的考验,因此我把文章叫做《十二罗汉·阿拉斯加生死漂流》。 。。。。。。 我在冰冷的Kennicott河水里挣扎,但桨依然紧紧我在我手里。我是个自由潜水者,经常在冰冷的海水里打渔,水对于我就象兄弟一般亲切。但这不表示我不畏惧,激流中有无数表面看不出来的陷阱,就算再强悍的人也抵挡不了自然的力量。但我不会慌张,恐惧令你更加勇敢,而慌张是你最大的敌人。幸运的是我们的筏子是搁浅,这里河水比较浅,我很快把握住平衡,能从河水里站起来,发现自己被甩出来好远。水温几乎是冰点,但我穿的潜水湿衣是队伍中最厚的,头盔也保护了我,靠着桨做支撑和平衡,我可以勉强一步步逆流挪回筏子。 但我们的困境没有解决,筏子依然在石头上卡的死死的,我站在水里试图推,但纹丝不动,我们的另一个大筏早已经在下游,三条小船也无法施救。另一个队员Jason跳下来帮着推,但明显人力无法对抗水流。一番徒劳之后我看出了问题所在,如果全体队员们全力往一边划,然后以卡住的礁石支点我在左边拉,Jason在右边推,就可以借助水力脱困,果然很快我们的筏子打着转脱离了困境。 我们的团队有两只大筏,三只单人小艇。我们的筏子,有五位队员,我和猫姐姐在前面,Jason和Pei在后,当中是摇橹的ZZ。ZZ是漂流的好手,参与了大多数重要漂流活动,因此由他摇橹。但我很快发现ZZ摇橹有问题,他的橹在水中是平着掠过,这样其实起不到什么作用,顺水而下问题不大,需要把握方向的紧要时刻就完全需要橹的力量。当然摇橹肯定是个体力活,我本来打算做预备队,如果后半程有人体力不行再上,因为我在西岸,多数队友在东岸,配合没有他们默契,但现在我必须来摇橹,否则我们会再度陷入刚才的困境。ZZ也很清楚这点,于是我们交换了位置,事实上这是个无比明智的选择,很快ZZ因保存了体力在关键时刻大显身手了。 (我掌大橹) #选河# 我们这次漂流选择的路线是Kennicott河连接Nizina河然后Chitina河,最后再进入Copper River。这条线路全长是122公里,费时三天两夜,大约是Kennicott河8公里Nizina河18公里Chitina河89公里,Chitina并入Copper River后还有大约8个公里到上水。阿拉斯加壮阔的土地,众多的雪山冰川峡谷,充沛的降水,这里可供选择的三到五级的白水漂流河段可以说不计其数。然而,如果是经过已开发地区的成熟线路,那就失去了我们闯入无人区的探险本意,但很多无人区车辆又无法到达,最后我们选择了这条线路,就是因为它下水点和出水点都可以车辆到达,而之间却是真正的无人区。 这一片无人区就是Wrangell- St Elias 国家公园和保留地,冗长而难记的名字比起面积来说,就不算什么了,它的面积有五万三千多平方公里,比整个台湾大,比宁夏只小一点点,这一片全都是无人区,而它紧贴的又是加拿大Kluane国家公园,又一片广袤的无人区,是加拿大最高峰近六千米洛根山所在地,也是Chitina河的主源。即便是这公园周边也是少有人烟。我们的出水点Chitina, 当地就有一个车贴说:Where the hell is Chitina?足见其偏远,而下水点小镇McCarthy更是一个奇迹般的所在。McCarthy有一条土路深入荒原近一百公里,简直好像为了我们的探险特意开辟,这两处之间的河段则完全没有人烟。 (起点营地正对Nizina冰川) 谁会在这样荒凉枯寂的地方开设一个小镇呢,原来百多年前这里发现了高品质的铜矿,于是矿业公司开辟了铁路运矿,几十年后铜矿开采殆尽,小镇便被遗弃,铁路也被拆掉,渐渐就成了一条土路,路上开车甚至可能会被残留道钉扎破轮胎。如今McCarthy的人口只有几十个,夏季略微热闹,因为有一些漂流向导驻扎在这里。我们下水前一天去McCarthy转了转,镇里几乎无人,但夕阳下朴素的木屋,野花在废弃的老爷车边开放,远处的雪山倒映在池塘中,这是阿拉斯加荒蛮之美。 我们所选的线路还可以有一个更狂野的走法,就是从McCarthy的小飞机场,搭漂流公司的小飞机运送所有补给和装备到上游kennicott冰川脚下,然后一路漂流到大海,大约4-6天,然而成本大概要翻三倍不止,也必须请向导公司协助交通问题。而我们取的当中副线则属于其中的精华段,而且所有环节可以全部自己掌握,我们的目标就是华人团体无向导首漂,当然不想请向导公司。美国本土多数河流河书资料非常详尽,每个重要激流都会标注,但这条河当时的现成资料很少,直到我们完成漂流后一年,公园官方才出了一个比较详尽的电子文挡(注1)。白水的定级,但从难度来说是三级,大河以及无人区因素应该要加半级,河水的冰冷导致救援要求高再加半级,因此我们的体验是四级。为了防止可能的变化,另外我们还选了几条河(注2)作为备案。 于是我们来了。 。。。。。。 Kennicott河,万古冰川直接孕育的孩子, 保持着地球上最古老河流的形态,就如同亿万年前地球初始,从宇宙洪荒一团星尘汇聚成型的时候那样。河水不含有任何有机物质,只有水和灰,灰和水。这河水是如此古老,它花了上万年才从山顶的冰雪一路走到冰川的终点,化为水流,开始新的行程。而这灰也是冰川用了上万年的耐心和力量从火山上细细地刨下来磨成了粉,磨得不能再精细的灰。这水和灰混合着,搅拌着,交融着,终于变的像牛奶一样乳白醇厚,不分你我。 河水还是很湍急,不时卷起白浪,摔在礁石上噼啪作响,这里的平均流速10-20公里/小时,坐在大筏子里,将船摆正,在出现激流的时候全船齐心协力,按着号子,选择最佳的线路,通常是丫字型水流的正中。这样的激流大筏子毫无问题,但对三条小划子则很具挑战,好在队友们都是久经考验的老手,可以沉着应对。天气非常好,天蓝澄净,飘着白云,阳光洒在河面上。而之前已经下过三场雨又放晴两次,阿拉斯加的天气就如同少女的心情,变幻莫测。河两岸是砾石的河滩和森林,转回头看后面就是上游kennicott冰川和他背后近5000米高的Wrengall山脉,天空象一个大罩子笼盖在一片荒野之上。 (出发点) 另一只大筏子和我们不时交替着前行,成员是两男两女,两个男生是5yong,Daniel,另两个女生是Chun和WY 。三只小船则走在一起,分别是 ZX,FAFA,和Kurt。Kurt按惯例在前面开道,从下游的一线水流形态读出背后隐藏的水况,这点他经验最丰富。 然而危机总是在不经意间降临,河水突然在一处暗滩被分流,这里混浊的水流使得在上游完全无法读河预判,一个隐藏的礁石也将他的小船卡住了,他试图脱离不果。这是个警告,我们的大筏子吃水更深,如果经过那里必然也要搁浅,于是我们全力向右,安全绕过了那暗礁。 在经过暗礁的时候,我用大橹接近在Kurt船上挡了一下,他的小船果然被我们大筏的力量带离了礁石,然而没想到紧接着就有个旋涡,他的小船马上翻了,Kurt扒着船在水里扑腾。好在我们的大筏就在旁边,立刻就有队友用桨勾住了船。“人先上来!”队友们呼喊着,同时小船也被翻了回来。 (Kurt翻船) 由于救援非常迅速到位,Kurt的状态没有受到影响,他很快又平复了自己的心情,坐回了自己的小船,指挥船队继续前行。然而作为唯一同样落过水的我,心中有些不安,隐隐担心我们队伍中有一个极大的危机将会威胁我们。 河流有时宽阔,有时收窄,激流的力量相当大,将大筏子随意的颠上浪尖,又砰地摔落浪底,如果是小船,那绝对是惊心动魄。我经常留意那三位单人小艇上的队友,看起来他们都很沉着淡定,在激流中稳稳地保持着平衡。表面看起来很平常的河面,有暗黑色的礁石隐藏在水下,如果你不能提早发现,及时闪避,就会给你带来极大的危险。 前方的山挡住了去路,河流开始兀自向左急转,水流也澎湃起来,前方队友发出呼喝,领头的Kurt再次落水了!不久我们看到了水面批漂浮着他的桨,看来这次水况凶猛,大家马上戒备起来。前方另一支大筏子组织着救援,另外有小船去营救倾覆的小艇。当我们经过出事水域,果然是一个巨大的漩涡水洞,即便是我们的大筏子最好的选择也是避开它,而且这里有连续的激流。 由于水况的复杂,Kurt未能很快上岸,依然在水里漂浮,之前的不安再次笼罩着我。我穿着全队最厚的潜水湿衣,躯干部达到十二毫米厚,因此我落水后,并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但是我的队友的装备要差一些,那么落水后如果持续在极端寒冷的冰水中泡着,可怕的后果让人不敢想象。 七八分钟后Kurt才被大筏救起,Kurt果然有轻微的失温发生,他穿着六毫米的湿衣,六毫米是满足最低要求的厚度,但冰川河的水实在太冷了。我们迅速集结起队伍,在下游靠岸,由于这里的河床是卵石河滩,必须在面向下游的回流区靠岸,否则筏子会被卡在河滩上无法动弹。 "第一次落水感觉还好,这次时间有些长,身体真的非常难受",看起来Kurt是受冻了。我们在河滩上赶紧开火,烧了点热巧克力给喝Kurt喝,马上换干衣服,又点起堆篝火,让他尽量把体温恢复,在阿拉斯加失温是会致命的。其余队员正好休息一下,吃些巧克力和牛肉干,补充一点能量。 问题是,我们部分队友的湿衣厚度真的够吗。。。 。。。。。。。。 #装备# 在准备这次漂流探险的过程中,装备的准备无疑是预备工作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在大多数人看来,筏子或许是最重要的装备,这没错,我们选择在阿拉斯加Copper Center(注3)租用筏子,选择的是两条十四英尺的Sotar/Protar大筏子,各自包括了筏架,三条橹,一个冷藏箱,救生衣,桨,打气筒等,租金是每条三天350美金。我们很明智的选择了摇橹配合桨的配置,租船的店主也明确的告诉我们用全桨在阿拉斯加这种大流量的河里漂流基本是自取灭亡,而且其实筏架拆卸安装很方便,体积也并不大。另外我们自己携带了三条Tributary的Tomcat充气艇,久经考验,足以冲击四级漂流。 筏子的选择没有争议,真正的问题在于湿衣的准备,这正是我们最大的危机所在。在这次漂流的立项到开始准备过程中,讨论的最多就是衣服。到底是否需要干衣还是湿衣?显然干衣对低温的防护更好,在阿拉斯加商业漂流中也是标配,但是租用价格实在昂贵,而且我发现租用的干衣有的时候质量不好,有游客遇到干衣漏水结果反而更冷。我们也写信去询问有相关经验的老外老手,得到很多第一手资料。 最后我们的选择是湿衣,通常潜水湿衣的选择标准是6毫米对应10°C- 16°C的水温,而冰川河的水温通常不超过4°C,因此即使6毫米的湿衣也只是略为延长你在河水里的反应时间,时间一长人就会开始失温,动作迟缓,反应麻痹,超过一定时间通常也就意味着死亡。除了足够厚度的湿衣,同时要求每一位队员都配备3毫米以上的潜水手套和潜水靴来确保手脚温度。 事实上穿着这么厚的湿衣划船相当热,特别是如果还艳阳高照,简直浑身冒汗,但因为已经几次三番落水,没有人敢大意,都老老实实穿着全套行头,这是事关生死的原则。太热的话,就把河水把身上泼。我们察看漂流事故报告,曾看到这个事故:七名探险者无向导漂流加拿大育空地区Tatshenshini River,船只翻覆,队员只有救生衣没有湿衣,其中一名队员在半英里的下游被队友发现,但由于失温死亡。 因此每一个细节都必须落实,每一个环节都不可马虎,即使其余装备和普通漂流或户外野营没有太大区别,所有队员都必须在我们在网络上共享的团队装备列表中,在每一项自己准备的装备上勾选确认才能继续参与,细节决定成败。 。。。。。。。。。 接连两次落水,外加失温,的确打击了Kurt的状态,好在ZZ的体力还很充沛,挺身而出去划Kurt的小船,将又穿上潜水湿衣的Kurt替换到我们的大筏子上,“老大,你歇一歇,小船让我来吧!” 关键时候,这才是真男人,好基友。 (罗汉ZZ) 河流经过一个险滩,前面有一条更大的河流,在一片山崖前向右隆隆地奔流而过,我们这就汇入了Nizina河,河面开阔了三倍有余,感觉河流的力量暴增,船忽上忽下,让我们充分感受漂流的乐趣。 在前面探路的小艇,由Fafa乘坐,一转眼间已经看不见踪影,我们需要将队伍保持一个紧凑的队形,这样才能在出现状况的时候能相互支持,然而这时候即使最响亮的哨子在河水轰隆作响的背景音中也完全不能分辨。 当河水被浅滩分隔的时候,需要及时做出选择,然后全船人合力,才能将船在被水推到浅滩前抢入合适的水道,因为有的水道过浅,另一个筏子就多次被动搁浅。有时突然之间,船会陷入暗藏的回流形成的涡流,船被吸住无法脱身,只能顺着水流转,然后趁势突然集体发力,才能脱离这漩涡。 两岸开始收窄,两边开始出现山崖,一道高耸直立的峭壁横亘在前面,只在右边留下一个小口,Nizina峡谷到了,我们在最后一个静水回流集结了队伍,大家收起之前的轻松心情,准备冲击这次漂流中最危险的河段。 。。。。。 #无人区# 如果在这里出了什么状况,说不定会有不堪设想的悲剧结果,因为这里是无人区。前面文中已经提到这一片无人区有多大,然而只有亲身到了现场,你才会体会到什么才是无人区。时空仿佛化作了面前的这条大河,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 对于美国的山川河流,我已经相当地熟悉,加州的几大河系我都漂流过,美国西岸河系源头的几座主要雪山我都登顶过,西部的各处名胜山林水泽也多数踏足过,连阿拉斯加也来了五六次了。我想我是属于户外的人,每十天里通常至少有一天我是在野外度过,来到山林水泽对我就如同回家,然而,在这里的这片天地却有一种极端异殊的感觉。 事实上当时我并没有细想这究竟特殊在哪里,过了很久之后我才悟出来,那就是无人区,彻底的无人区。我去过很多深山老林,但你走着前人开辟的道路,或者远眺你会看到个把电线杆,你知道如果需要,人类文明就在那里,这无形中给你安全感,但当那座出发地的铁桥消失在上游之后,我们再没有看到任何一丝人类文明的痕迹,连水里也没有漂过一个水瓶或者纸张,天地间就只有这条大河和我们的船队,以及无尽的荒凉。我们的命运不是掌握在天地之间,就是在自己紧握的桨中。 我们读过不少前人的事故报告,很多事故都是无人区的缘故,幸存者要花上好几天的时间,才能遇到偶然经过的漂流者钓鱼客或者猎人,因此损失了最关键的救援时间,这也是无人区漂流的级别至少要加半级的原因。 不过如果有卫星电话多少可以改善一点这种困境,众多严重的事故都有一个共同点,没有卫星电话,因此无法及时向外界呼救。因此在抵达阿拉斯加首府安克雷奇后,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直奔租借公司取卫星电话,尽管对方的原因我在那里足足等了三个小时,直到拿到电话,并且测试成功我才离开。这个电话很安全的放在我们的三防盒子里,关键时刻它或许能救大家的命。尽管救援依然不可能第一时间赶到,而且可能涉及昂贵的费用,但是生命是无价的。 。。。。。。。 于是我们集结好了队伍,准备向峡谷进发,我们的大筏子打头阵。我们出发的位置选的很好,应该有足够的时间和位置安全进入峡谷。然而甫一脱离回流区,你就能感觉到河水蛮横的力量,裹挟着一切向狭窄的峡谷入口奔流而去,峡谷口如同刀锋般的峭壁将所有经过的一切削得粉碎。全体队员,按着节拍全力向右冲刺, “啊。。。往右啊。。。”划大橹的我已经使出了吃奶的劲,然而筏子如同被一只怪手捉住一般,无助地直直向那刀锋直冲过去。“够呛了!”Jason喊道。河水打着旋,压向绝壁,如果船拍在那石壁上似乎会粉身碎骨。千万不能在这时候放弃,大家继续拚命划着,在大橹几乎要擦到峭壁的一瞬间,突然那股怪力消失了,我们悠然越过了那片峭壁,进入了峡谷。我们回头张望着队友们,替他们担心,又加油打气,所有队员一个接一个冲过了那道屏障,每一个都擦着边,但是有惊无险,这或许就是造物者的设计吧。 我们还没来得及欢呼,河水又把我们拍向对面崖壁,河道边潜伏着一道暗礁,挟持着一道激流直压过来,大家又是全力向前,待冲过那激流,大家如释重负。我们事后回放当时的录像,没有欢声笑语,只听到冲刺过后沉重的喘气,这峡谷真是来者不善啊。 然而河流的状况越来越复杂险恶,峡谷变得狭窄曲折,那些山崖之上有森林,或许还有大角岩羊和棕熊,但我们已经无暇顾及。河道里布满巨石,河水犹如被囚禁的野兽,怒吼着轰鸣着,拍打着我们的筏子,黑黢黢的山崖直压过来几乎触手可及,水浪在石崖上砸成碎玉,然后回头集结成侧浪,劈头盖脸的将水花打在我们身上,几乎要将我们掀下去,而筏上的人还有捆扎的行李似乎随时会被甩出去。筏子行进的速度几乎好比飙车,转眼将眼前的山崖甩在身后,更不用提我们的三只小艇,就如同煮开的汤锅表面的泡沫,随时会被扯得支离破碎。 终于,前方峡谷忽然开阔了,前方一条大河横过,河面宽阔到好像湖泊,我们终于通过了最危险的Nizina峡谷,进入了Chitina河,阳光也又一次洒在水面之上,队员们都安全的通过了生死考验,大家都禁不住高举起桨欢呼起来。 进入Chitina河,水面变得平缓,四周视野辽阔,但水道变得很浅,大家刚放松没多久,就搁浅在一个暗滩上,于是大家只能都下船连提带拉,换到新的河道里。从大约十点出发,到现在下午五点,大约五个小时,于是大家决定找地方扎营休息。一小时后,我们找到了一个梦中的营地。。。。 #野营# 在阿拉斯加河边野外野营,有很多需要考量的因素,首先是水位,在我们漂流的八月中,水位已经开始下降,因此不存在洪水的威胁,可以就在河边野营,否则必须要选择地势较高的地方。我们这次漂流有三次扎营,后两晚在河边的沙地,第一晚就是在河水当中的一个沙洲小岛。 其次,要选择开阔通风之处,这点和一般地区野营喜欢选避风处相反,阿拉斯加夏季的蚊子都是好像战斗机一样,乌云般来袭,而通风之处则蚊子较少。三次野营后两晚河边都是蚊虫凶猛,但第一晚在河的当中四面透风就没有什么蚊子。 这里我特意要强调到阿拉斯加野营,一定要特别加强防蚊措施,我另有一篇《论户外N重鸡尾酒防蚊法的实践应用》专门论述如何在蚊子最凶猛的地区的生存之道,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搜索一下,基本大意就是你要使用多重防蚊措施同时结合使用才能有效防蚊,这是我在诸如亚马逊丛林等地实践总结而得。由于我措施到位,队友们基本没怎么被咬,后来漂流结束后部分队友离队去了德那利国家公园野营结果被咬得惨不忍睹。 #食物# 扎好帐篷,大家稍事休息,开始做饭。食物无疑是多日漂流最重要的一项物资。准备食物看似不难,按人数,每天三顿,乘以天数就好了。但如果这么准备最后肯定食物严重短缺。为什么?人到了野外,每天重体力户外活动,个个胃口好得惊人,女生都不例外。团队在一起吃大锅饭,都争先恐后甩开吃,所以肯定不够吃。曾经我们队伍有过多日漂流最后一天五个人分一个苹果,所以翻一倍来准备才可以,宁滥勿缺,何况你还要预留万一有意外要多耽搁几天的粮草。 食物以高热量为标准,这是户外食物的首要标准,热量够了才能再考虑别的,我们的食物由团队中专业的营养学家来准备。有方便的干粮,比如面包圈,饼干,巧克力,能量棒,各种蘸酱,还有各种火腿肠,午餐肉罐头,坚果,需要纤维质调理肠胃的有生芹菜胡萝卜苹果,这样在途中短暂休整的时候可以快速补充。需要加热的食物则主要是方便面,可以往里加任何料,还有燕麦片和巧克力冲剂,咖啡和茶。 做饭的时候,食物和营地至少间隔90米以上,这样食物的气味如果吸引到野兽,不至于影响营地。吃完饭收拾好,所有东西整齐的放在大冷藏箱里,用绳子扎好。气味比较大的东西则放在防熊罐里。水则只需要带一天的用量,一些支流的河水清澈用过滤器过滤就可以直饮,如果不放心烧开当然更好。 阿拉斯加的夏天,白昼很长,大家扛来长树干围坐在篝火边,一边吃东西,一边吹牛,还有好酒,歌声和欢笑,直到夜幕降临。有趣的是我们还在营地发现了贝类化石,一个围火坑的石头被烧裂了,露出阿拉斯加亿万年前海洋的真面貌。 #熊出没# 在阿拉斯加无人区漂流,一个严重的安全威胁就是熊,黑熊或者棕熊,尽管我们采取了上文提到的防熊措施,但还是很有可能遇到,事实上队友在途中在山崖上看到过黑熊。而且时值八月,甜美的浆果都熟了,熊会到河边吃浆果,同时又正是三文鱼回游的季节,河边一些支流的入口都有熊出没,而那也是我们取水的地方,于是我们派出两名敢死队员前去其中的Tebay河口取水,其余在安全距离望风。 可以让人宽心些的是,其中一位敢死队员Daniel带了枪,威力巨大的散弹枪是近距离防身的利器,防熊喷剂也有,但这些在真正遭遇熊的时候是否实用也是仁者见仁的。我作为另一位敢死队员,有多次专程在野外拍摄各种熊的经验,我的体会是保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保持警惕,遇到情况,不要惊慌,不要惊动熊,徐徐后撤才是真正有效的防熊措施。 所幸的是,我们鬼鬼祟祟的摸到河口,那里并没有三文鱼出没,因此也没有熊。。。等等,那是什么?不管是什么,取了水赶紧撤吧。 。。。。。。。 在Chitina河段,我们又接着漂流了两天,船员分配也有所调整。这和之前的漂流又完全不同。网状河床是我们最大的危机,这也是大型冰川河的特点之一,河床由众多相互交织的水道组成,随时交汇又随时分流。这是我们从来没有体验过的漂流,逐步熟悉水情后,我们会选择其中最大的那支水道,因为大的水道通常水深大些不太容易搁浅,同时也尽量保持队伍紧凑不要分隔太远。 但说起来简单,执行却难。实际情况是,河床也很宽最宽的地方大约能超过一英里宽,在分流口,水流力量极大,只差毫厘就可能流到不同的水道,想校正航道是不可能的,一个不小心大家错开了,支道和主道的流速差得很远,很快就连队友的影子都看不到了,这也是最危险之处,如果落单,发生问题就麻烦大了。河流表面平缓其实力量惊人,暗藏危机,某个看似小小水渦就无情地掀翻了我们的小艇,所幸队型保持的紧凑,救援及时。 在宽阔水道的大多数时间,大家还是比较轻松的,我把大橹偶尔欸乃一声将船方向校正,其余队员基本不用怎么划船,任筏子悠悠漂在水上,大家可以欣赏大河上的风景,长白云飘在蓝天,倒映在河面上,有倒伏的树木堆积在石滩上,前后都能远眺见雪山,而河道两岸都有茂密的森林。 虽然风景心旷神怡,大家都明白前方还有最后的挑战,我们将汇入Copper河,八公里后的右岸,一条不起眼的小溪O'Brien Creek汇入河中,这里有一小片静水,是我们的出水点。如果我们稍微一疏忽,错过这里唯一的通公路处。那就意味着,必须再漂流五天,直到入海口,我们绝对不能失误。 。。。。。 #交通# 在去McCarthy之前我们就先绕到出水点O'Brien Creek观察地形,留下了一部车。这里下到河边坡度很大,你至少需要有一部四驱车,否则最好不要下到河边。然后大家一起前往在下水点McCarthy扎营,在这里停车是要付费的,我们下水后将其余三部车留在那里。两地间开车视土路上的开车速度,需要至少三个小时单程,。上岸后的预定计划是,四个司机上一起上停在出水点的车,回到McCathy, 去把剩余的三辆车开回来,其余的人整理装备。一来一回要花六小时,但出发下水的装备安放各种准备曾花了好几小时,同样在终点收拾装备也会花很长时间,因此只要时间上合理统筹安排,行动会很高效。我们十二人加装备补给租用了4辆车,都是机场租车,三部三排座的面包车其中一部非四驱,一部小型四驱越野车,空间还是比较宽裕。在McCarthy没有加油站,在出水的Chitina,租船的Copper Center, 转到1号公路的Glennallen,理论上都有一个加油站,但是在阿拉斯加绝对不能存侥幸心理,加油站可能会关门,可能没有油,可能有故障,所以只要看到三处中任何一处有加油,记得先加满油。 。。。。。。 远远看到远方Copper河的汇流处,我们上岸休息,养精蓄锐,因为我们必须在进入Copper河后,尽可能快速横渡到对岸。因为网状河床的缘故,如果我们不能保持长时间在右岸的水道,到了出水点可能错过,而且根本无法靠岸,那网状河道不知道会把我们送到哪里去。 一声号令,大家出发,河水很快把我们送入宽阔湍急的Copper河,河面上烟雾迷蒙,云遮断了对岸,天苍苍,野茫茫。我们拼了,这时候不拼,更待何时?大家全力猛划和水流竞逐,跨越一个水道,又抢入下一个水道,手酸了再坚持一下,背痛了,再忍一忍。Kurt不停地大声加油鼓劲,直到嗓子嘶哑。终于在一片泥沼沙洲,我们横渡了Copper河,我们举掌相庆,我们击楫中流。 因为经验不足我们也有错误,但我们的团队配合,组织,执行, 救援几乎一百分,上天很眷顾我们,这是我们团队目前能达到的最高难度,全体队员精诚合作,完美发挥。对我们而言,这是一次壮举,我们成功了,我们实现了梦想,我们完成了首次华人团体无向导漂流阿拉斯加冰川河。 我们站在那沙洲之上,看冰川河交织着,奔流着,冲开一切阻隔,切削出峡谷,堆积出河滩,灌溉这荒野的土地,就如同人体的血管,树木的枝丫,带来了生命所需的养分,终于让阿拉斯加这个最后的边疆变得生生不息。冰川河就如同大自然最原始最纯粹的力量,一切生命的本源。因为我们仰慕它,敬畏它,所以我们千里迢迢来此漂流,感受它的力量,与它溶为一体。在谈笑间,我们已经历了生与死的考验,而放开自己的心胸,抛却所有的束缚,让生命简单纯粹,这或许就是漂流的根本意义。 注1 http://www.nps.gov/wrst/planyourvisit/upload/Nizina-to-Chitina-Float-Trip.pdf http://www.nps.gov/wrst/planyourvisit/river-guides.htm 注2 Delta River ( 35m, 2 d, Class II) Kenai River ( 14m, 1 d, class III) Upper Nenana Wilderness Run( 11m, 1 d, class II-III)Gulkana River( 2-3 d, Class II)Chulitna River( 2 d, Class II) 注3 http://www.riverwrangellers.com/ 本文发表于户外杂志2015.07月刊 1180 4 2 更多 更多 19个相册 1328张照片 2011-11-12拍摄于新西兰 拍摄于洛杉矶 2012-08-06 2016-04-13
Copyright ©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星耀旅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