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2_d的首页 - 穷游网,旅途永无穷尽

2_d的首页 - 穷游网,旅途永无穷尽

旅途永无穷尽 旅途永无穷尽
热门版块 兴趣小组 穷游欧洲 穷游亚洲 穷游美洲 穷游大洋洲 穷游非洲 预订 搜索 背景渐变
2_D的首页 - 穷游网 1490673288
0% 2_D 等级: 纽约 最世界订单 最近来访 累计访问(115) Ta的关注 5 Ta的粉丝
1490491534 1490104906
35 探访TA的足迹世界和旅行梦想 Explore the world 去过 点评 0 / 0 去过 0 个目的地 去过 想去 TA的游记
旅途永无穷尽 旅途永无穷尽
| TA的照片 | 留言板 至少写够2个字,最多不超过500字 0 回复 @saburo:谢谢!我去的地方人都不多,也没什么技巧啦。我也没有instagram。。 2017-03-18 11:48 Hi, 上次聊得开心,没想隔天突然遭遇裁员(公司去年业绩超好,所以完全没想到),刚好遇到猎头推荐的新机会,又马不停蹄奔赴新战场,总算这周落实,这才有空继续风花雪月。Flicker居然还能记得我的老账号,也是庆幸。Amalfi怎么拍都不会差到哪去,但工业区什么的要拍好就不太容易了,比如总感觉找不到下手的切入点。你照片拍的真心美,可以好好学习下构图了。对了,怎么能找到那么多撇除闲杂人的时机拍照的,有没有啥秘诀透露一下,哈哈。PS:你有Instagram账号么,既然这两个网站都要翻墙,ins目前用的人更多,身边亲朋好友基本都在上面(当然他们拍照的质量没法和你比 ^o^),当然我就随意问一句,表介意哈。 2017-03-18 09:57
旅途永无穷尽 2_D的首页 - 穷游网
回复 @大妈邓:你好,所有信息我都是在网上找的。个人比较感兴趣,此外,我实习的公司有做过鲁尔区的项目。 2017-02-14 22:55 我也是学景观和城市规划的,现在欧洲留学。请问你那个关于鲁尔工业遗址的一些景点的旅行信息在哪里找的呢?穷游上没有这些比较专业的景点介绍。多谢! 2017-02-14 21:49 回复 @1234567-de:那里是世界遗产,都是完全公共的,很多活动和展览~ 2016-05-02 09:36 楼主你好,我想询问下 艾森的工业建筑群,你当时是怎么过去的啊?他是对外开放的还是你们的tour带有的?看了你的介绍超级想去看一看,麻烦你了 谢谢 2016-04-30 19:46 相关问答 2004-2017 © 穷游网® qye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Version v5.57 京ICP备1200352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1935号 京ICP证140673号
更多详情 更多 3篇游记 2个精华 发表在 意大利/梵蒂冈/圣马力诺/马耳他 版 2016-11-27 岛I - 威尼斯(更新至D6 - 被许诺的七只灵魂) 写在前面 斗胆写威尼斯。 这个被太多人描述过的城市,切入点几乎被穷尽,倒反而没了压力。 我去过两次威尼斯,一次和几个朋友,去赶双年展的尾巴;另一次是来年初夏,陪父母,过个长周末;如果顺利的话,今年圣诞节将会是第三次。 多数人一提威尼斯,都能倒背出几日游的路线,包括我在内;不过此次,我更多是想还原一下当时的情境——还原一个或平淡、或偶然、或似是而非的威尼斯之行。也因此,以下文字并非干货。 我觉得威尼斯作为城市,可以算作一个“母题”——这个词我也是在那次旅行中学到的——就是说它可能是一类型城市的原型,是最简单、最极端,或最纯粹的存在。 这类城市就是:岛。 城仅在一座岛,岛上只有一座城。 威尼斯有数不清的岛屿:有的岛会吸引你驻足,将它作为全部;有的岛仅会与你擦身而过,连相机都忘了捕捉;有的岛你“千里迢迢”前往,为的却是远望另一个岛;还有些岛彼此风情相差甚远,却最终连接着同一彼岸…… 一座岛就是一个世界。 威尼斯 威尼斯 威尼斯 9168 59 35 一级精华 发表在 法国/摩纳哥 版 2016-07-10 失落的世界 - 法国里尔的奇幻旅途(全文完) 遵循穷游传统,首先自我介绍:我从事景观设计与区域规划,曾休学在欧洲实习一年,抱着朝圣的心情前往了很多心系已久的城市。原本无心书写,但渐渐发现旅途中的所见所闻出现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呼应了诸多过往的书籍,以及之后的脚步。所以在这里,想踏实写些文字,不仅为记录,更为发掘当时遗漏的惊喜。 2016年初写完的德国鲁尔工业区行记,以及现在正在进行的威尼斯行记,也一并附在这里,希望和大家交流。 机器的逻辑 - 探索德国鲁尔区工业遗产 岛I - 威尼斯 我在里尔只停留了三天,没有食宿行建议,也想为我拜访的场所多留一些版面。 下面正文开始—— 失落的世界 - 法国里尔的奇幻之旅 『……教授从桌子里拿出来一个破烂不堪的速写本,对我说:“我要跟你讲讲关于南美的事……但我现在给你讲的任何东西都不得以任何公开形式传达给别人。 “两年前我去南美做了一次旅行,去访问那些鲜为人知的区域,在那里我发现的资料可以为动物学写几本不朽的著作。 “当工作完成的最后一天,我在一个印第安人的小村庄里过夜。我曾经治好了那里几个人,赢得了声誉。傍晚到达时,我发现他们急切地等我回来,从他们的手势我了解到是有人需要我治疗……等我进屋的时候,我发现那个人已经死了——而使我吃惊的是,他不是一个印第安人,而是一个白种人。他们说这个人独自穿过丛林到了他们的村庄,精力枯竭而死。 “根据他旁边的背包,可以看出这个人是个画家和诗人,里面放着一个颜料盒,一盒色粉笔,几首诗,一支廉价的左轮手-枪,几发子弹——还有,这个速写本。”』 序 1994年,欧洲西北部发生了两件大事。 一件是英法海底隧道经过6年终于竣工,它集合了公路、轨道交通和市政管网。 另一件是法国英国比利时为配合隧道,启动了高铁建设。计划连接巴黎、伦敦和布鲁塞尔,将原本的交通时间缩短一半。这就是后来著名的欧洲之星Eurostar列车。 在地图上,这三个首都成正三角,规划部门自然就提议在“三角形”中央位置建立一个中转枢纽——法国城市里尔Lille立即被选中,并开始为新火车站选址。 法国TGV高铁(技术),英文全称为Train with Grand Velocity,战胜了其它竞争对手被作为实施方案。需要说明的是,欧洲传统火车站离市中心非常近,好比从北京前门到金水桥;但高铁则是另一回事,为避免“高速”对人和城市带来的影响,法国TGV高铁站都会远离城区,类似机场和城市的关系。 ——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当年的里尔市市长直接上书国家规划部,强烈要求将TGV / Eurostar高铁站直接建设在城区内!同时还聘请了荷兰OMA建筑事务所(CCTV设计者),围绕新的城际交通,开发周边一系列城市综合体,包括工作、商务、居住、购物、文体等,统称Euralille,相当于以高铁站为原点建立了一个“新城”。这一系列举动,都是希望里尔借此机遇,重拾昔日欧洲贸易重镇的地位,并转型成为“欧洲中心的中心”。 三年前我在从巴黎前往布鲁塞尔的路上,在里尔停了三天,发现等待我的不仅是那个走向国际的都市,更是一次“奇幻之旅”。 Day 1 - 摔跤面具 里尔欧洲高铁站 Gare de Lille Europe 清晨我到达里尔欧洲高铁站,整个Euralille的故事从这里开始。 俯瞰长方形的车站,一边是公路,一边是开阔的公园和广场。一条双向车道(桥)垂直把车站一分为二,南边部分还加建了两座塔楼。 车站分三层,靠公路侧高(与三层相连),靠公园侧低(与一层相连)。最醒目的要属两组半圆形的桁架,它们支撑着地毯般扭动的屋顶。对面则是垂到地面的玻璃幕墙,让人在任何视角都可以直望到窗外。作为到达里尔的第一站,这种通透性让人很是愉快。 底层扶梯通往的就是刚刚提到的法铁TGV/Eurostar。 至于车站两侧的巨大高差,这涉及到Euralille启动后的一项疯狂又巧妙的工程:轨道变更。 实际上,里尔一直就有自己的车站,叫做法兰德斯站Gare de Lille Flandres,近百年历史。但当时的总设计师并未选择扩张此站,而是在其北边建立了现在的里尔欧洲车站。 然后,为了解决铁轨线路在两车站间的复杂交错,以及满足高铁的特殊要求,铁轨进入市区后就逐渐沉下地表,穿过公路、房屋和原有轨道,一降再降,最后驶入车站时已经比地面低了近30米。同时增加的额外地下空间被用作停车场,服务于Euralille,据说能容纳一万辆车! 我绘制了一张图,希望能说明以上这些元素的关系——公园、车站、高铁、塔楼。 下面这座“桥”,名叫柯布西耶大道Avenue le Corbusier——名字都起作“柯布西耶”了,所以必然架空。虽然它分割了车站(顶层),但在地面成就了一个完整的公园——亨利马蒂斯公园Parc Henri Matisse,它的故事我会在第三天讲。 即将离去时,在另一个大厅,突然看到—— 这是什么?!这个庞然大物,其他人都看不见吗?! 一个平淡的早晨一下子有了“奇幻”的味道, 我顿时觉得这个城市不一般了,这次旅行更不一般了! ------------------------------------------ 明天就是跨年,寒冷的城市多了几分热闹。我向着旅馆的方向,漫步在这个曾经欧洲的贸易中转站,体验着古老、工业和庆典交织在一起的氛围。 这就是另一个火车站,法兰德斯站,与高铁站咫尺之遥。 对面是努维尔设计的购物中心,Euralille几个大字清晰得被印在入口。 市中心广场也架起了摩天轮,提供了一个俯瞰城市的新高度。 ------------------------------------------ 里尔的治安,听旅馆的工作人员说,并不稳定。 比如城市西南部分区域,他们建议我最好不要一个人去;还有就是少去“公园”,那里都聚集着流浪汉和酒鬼。但当他们知道我就是冲着街巷和公共空间来的,就又补充道,如果一定要去,Parc J.B. Lebas公园无非是最好选择。 Parc J.B. Lebas 公园 Parc J.B. Lebas公园一直就在我的目的地清单内,由荷兰著名景观事务所West8在2004年所作。 公园的故事要追述到法国国王路易十四,法国中央集权王国的缔造者,17世纪第一次将里尔这片土地从西班牙手中夺过。为了巩固统治,他特别建设了两个地方:一个是星形要塞,另一个是皇家官邸Porte de Paris。Parc J.B. Lebas公园实际就是该官邸的一条林荫道,好比凯旋门和香榭丽舍大道。上图右边(北方)就是皇家官邸。 林荫道后来一度荒废为停车场,设计师通过保留并补种了过去的林荫道树种,复兴了历史,并配合周边街区的特征进行了区域划分。 东边区域是广场和各种游戏空间,配合了周边学校和展览馆的集散需求。 对比西边则是直线型贯穿步道,更强调南北交通。 公园的最大特点,就是绕园一周4米高的红色栅栏,丝毫不冰冷,反而在垂直方向上体现了很多心思。在这样历史性强的地段,如何平衡修复和创造才是最微妙的。例如与栅栏融为一体的座椅和大门,一张照片就什么都说请了。 ------------------------------------------- 在公园中的时间都会过得很快。 天渐渐暗下,街对面的灯火引起了我的注意。 Fantastic!艺术展@圣索沃尔展览馆 Gare of Saint-Sauveur 顺着闪烁箭头方向,我来到一片厂房,另一个巨大的雕塑跃然出现 。 这里是一个由旧火车站改造的展览馆,当时展出主题叫Fantastic! 想必这个魔性的天使出现得非常恰当。 展览馆室内保留了过去车站的站台和铁轨,区别是现在都布满了当代著名艺术家的作品。 比如下面这个胶带围成的“空中走廊”,出自维也纳的Numen/ For Use。他们喜欢使用高度加工的产品(胶带、网、钢索等),根据展出场地,即兴且无目的性地创作,希望通过这种人造的、延展性表皮,在地面和屋顶之间,再创造出一层新的空间,以此表达人造物对人类生活环境的拓宽。 我顿时想起了张永和老师在匡溪艺术学院考察建筑系,起初他不明白为什么那里的学生都被布置做雕塑。在他仔细观摩后,发现眼前那些事物都被注入了一个区别于传统雕塑的新特征,就是“可居性”。 ——所以最奇幻的,就是爬上悬空走廊的那一刻。 当你进入这个装置,当你以自身重量对其进行扭曲和变形时,这百般围合的胶带们才开始成为一种叫做建筑的东西。就像处于地面与天花板之间,这作品或许也处于装置与建筑之间。 空中走廊旁边是另一个作品——用瑜伽垫一样的材料扭曲而成的迷宫,还时不时加入了几面镜子。 我很喜欢这位艺术家的话,他说“一定会存在某些事物,会使我们忘记一些事,而非记起;会给予我们更多自由,而非承担”。“迷宫”就是他选择的这样一种事物,因为人们会迷路,会迷失,会淡忘自己,和自己的负担,从而才能再次实现自我认知和发现。 在德国实习时就听老板说,在法语国家做设计不管实用与否,首先一定要有好的概念,果然如此。 展览也有比较直接的作品,比如Fantastic City,由几个孩子用十万乐高拼成的城市。策划者并没有给予明确的方向,而是让他们各自拼插,彼此学习、模仿和自我更新,直到展览开幕。结果在这几个方桌上竟上演了近乎真实的“城市发展史”,从乡村般的小住宅,到最后一刻的奇幻城市。 还有一个video作品也吸引了我的注意,是关于一个经典魔术:魔术师旋转空木箱几圈,打开箱门,里面空空如也;再转几圈,打开箱门,里面走出了一个一模一样的自己。看似简单,但艺术家想借此表达,在当代信息社会,我们一直在尝试触碰“新的自己”——那些那么真实却又不存在的人格或影像。无数媒体创造了无数个我们,在文本、电视、网络,同时通过影响这些影像,影响我们的意识,并最终改变我们的本体。 ——所以最后哪一个才是开始时那个真正的魔术师,已经不再重要了。 作品名为The missing viewer,附上几张截图,如果大家有兴趣,可以观看 https://vimeo.com/17494158。 后来,我也研究了下展览馆的演变。这里用作货运站有近百年,在2008年才决定变更用途,作为文化地标。 对于从设计到建成被要求在八个月内,建筑师几乎是从自己之前的建成项目中东拼西凑,甚至趁过去的施工报价没过期,又重新订购了一轮:所以家具都来自以前一个学校项目,而下面的吊灯则来自一个停车场。 游逛最后,我也彻底了解了这次活动:它是Lille 3000(一个文化机构)每两年举办一次的主题展览, Fantastic!是那一年的主题(2016年主题为Renaissance)。这系列活动场面浩大,遍布全城,不仅会囊括大大小小博物馆美术馆,还会无孔不入偶发在大街小巷各种公共场所。 ——所以这天最开始,高悬在里尔欧洲车站的带着摔跤面具的猎人人偶也是Fantastic!的一部分。由美国著名服装设计师和表演艺术家Nick Cave设计,材料并非布料,而是椰壳纤维!更有趣的是,听说有个团队每隔几天就会在深夜将“人偶”移到另一个地方;而后第二天早上,以未能预料的、难以追查的机制,随机出现在大街上、广场里等城市各个角落,带给整个都市更多的奇幻色彩。 ------------------------------------------------------------------------ 『……他把速写本递给我后,拿起一支雪茄,靠向椅背,凝望着我。 我打开速写本,指望看到某种奇迹……然而第一页是令人失望的,什么也没有,只是一个穿粗麻上衣的胖男人画像,下面有点说明。而后又是几页女人和婴儿们的人像习作,之后是动物。我看不出什么名堂。 再下一页是用颜色粗粗画就的风景……前景是布满淡绿色植物的低地,后景是一道横过整页的红色高原。高原右侧还有一个同样高度的孤立山体,与高原间被深深的悬崖分开,只有山体的另一侧陡峭地连着低地……这一切的后面,是蓝色的热带天空。 “无疑是举世无双的地质构造!”教授对我说道,“世界上不可能有人想到这样的结构!……现在看下一页吧。” 我翻过这页,惊叫起来。整整一页是一个我从未见到过的巨大的最不寻常的动物。头像鸟,身子像蜥蜴,尾巴和拱起的背上长着向上的针状物……在这个动物背后,十五米高的棕搁树像蒲公英般大小;前景,还有个小得可怜的人影,站着,呆望着巨兽……』 Day 2 - 巨人 里尔有领导者乌托邦的城市理想,有设计师癫狂的都市尝试,还有艺术家对自我、对外在、对虚无的抽象表达——不过论“奇幻”,味道最重的,却要属一处与里尔共存300多年的军事建筑。那里一直与世隔绝,即便今天依旧未向公众开放。新年第一天,我就踏着第一缕阳光,启程前往里尔星形要塞Citadel of Lille。 作为近代欧洲战争的产物,星形要塞通常拥有完美的几何形体,正五边形,正六边形。法国国王路易十四的御用军事工程师Vauban将它发展至巅峰,并创造出传奇的“五菱堡要塞”。 没错,里尔星形要塞正出自他手,并被他本人誉为the Queen of Citadel。 里尔星形要塞 Citadel of Lille 要塞离我住的地方不远,其外围是一片平坦而开阔的草地,可以远望到树林背后厚重的暗色壁垒。 我跟着零星几个晨练的人,跨过运河,沿着小路终于绕到壁垒之内。那些只存在于“龙与地下城”中的城墙、菱堡、护城河,海市蜃楼般地浮现出来。 前文图高起的尖角就叫菱堡,是组成主体要塞的一部分;除此之外的所有周边防御工事统称次级壁垒——所以真正不开放的,是主体要塞,因为依旧用作军事单位,属于里尔快速反应部队;而次级壁垒部分早已归还给城市,作公园使用。 下图拍摄自附近的牌碑,可见五个菱堡的主体要塞,和周围放射状、层层紧扣的次级壁垒。 借这个图案,正好说说我过去读到的星形要塞。它真正吸引我的,是这个完美而复杂的图案,仅仅基于一个简单的机制:即让接近某一面城墙的敌人,同时进入其正面和两侧壁垒的炮火范围之内——所以没有所谓的正面,也不存在侧射死角。然后就按这个原则不断迭代,最后就会形成上面的城池布局。 在如此巧妙的设计之上,Vauban还继续在外围(次级壁垒)上提出创新。他认为菱堡外围土地也需要统一塑造,以配合主堡。他提出在地面雕刻出一个个朝要塞中央倾斜的三角形平台(如上图),其目的是使敌人被迫从平地转到坡地,从而更好得曝露在内一层炮火之下。具体来说,设想敌人攻破了最外层,必须途经倾斜向下的三角形地块,这样就有利于次外层火炮的攻击;即使次外层再被攻破,敌人仍必须途经次外层向下倾斜的三角区,那么就有利于第三层火炮的攻击。以此类推,外一层永远为内一层创造有利地势。 下图就是东北方向的次级壁垒,现在增建了的步道,被融入城市公园。 绕着要塞走了一圈,我终于看到了紧锁的城门。 我曾经在德国德累斯顿Dresden时进入了一个位居山顶的军事要塞,几个街区的范围内,包括了从菜园,到磨坊,到教堂,再到指挥中心和军火库等各种战争生活所必须的场所。相信里尔要塞内也是类似结构。 最后,我沿着身后石桥向外离开。 对比昨天目睹的都市更新,这里更像是一座被时间遗忘的堡垒,任由周边建设如何蔓延,技术如何更替,它仍然继续着自己的使命。 ---------------------------------------- Deûle 河岸公园与Le Blan et Lafont技术园区 新年第一天会是安全的一天,所以我决定顺着星形要塞前往西部城郊,就是昨天曾被警告治安混乱的地区。 目的地是位于Deûle运河岸边的人工湿地,源自一张在网上无意看到的照片:广阔平坦的草坪前,几个从容的水潭倒映着木平台、栈道和湿生植物,设计干净而又不拐弯抹角。 历史上里尔在工业界的名气来自纺织业,而这个河岸就是百年前的纺织中心。近处的水公园,倒映着漫画般的蓝天,笼罩着远景巨大的工厂。工厂不算打眼,但崭新得很,看得出是最近刚被翻新过。 这里的设计概念,当然与雨洪收集有关:雨水经过降速都先收集到两侧的水渠,然后导入湿地部分,进行过滤和植物修复,最终引流入Deûle运河。 为了呼应工厂与运河过去的密切关系,重新确立该场所的意义。笔直的栈道象征运输铁轨,几个平台则象征货品集散甲板。 比起刚才层层相扣的星形要塞,这里显得非常开阔。我沿着水渠走了很远,发现同样的植被和材料(镀锌钢板)还继续蔓延下去,好像在标志着某种领域——而这“领域”的中心,就是那座静立的纺织厂。 走近发现,其实整个工厂只剩下了一张表皮:旧有的砖墙被内层的钢结构加固,外面只有存留的标牌诉说着当时的辉煌。 我围工厂绕了一圈,看到玻璃上的像素化图案在这种环境下略显突兀,有种工业革命后信息技术的蠢蠢欲动。这也驱使我想进入工厂一探究竟。 ——直到这时,我根本不知道我到底在哪。 我的意思是,我根本不知道我正无意走进了另一个城市核心区。一个被称为EuraTechnologies的信息技术研发中心,是Euralille建成后的,由政府主持的四大城市发展推进力之一。这种感觉好比去纽约时代广场的路上,误入了洛克菲勒中心。 贴着玻璃窗,我向工厂里面望去,正好与一个工作人员对视。双方静止几秒钟后,他向我挥挥手,然后示意大门的方向(这是我欧洲旅行一年间最顺利的一次"trespassing")。 建筑内部就是下面的样子,两座旧工厂间的空地被玻璃幕墙完全封闭,围合成一个公共大厅。虽然还不到中午,阳光已经透过玻璃充溢着整个空间,几只沙发被晒得暖烘烘的。 我游走一圈,狂按几下快门,便和工作人员聊起来。他告诉我这里集中了包括微软在内的上百家IT公司,每天有二千多人进进出出;市长的上亿投资卓有成效,除了硬件设施,还特别扶持了无数创业者,已经算是法国第二大startup聚集地。——这让我想到Euralille总设计师的原话:“如果你要开场交响音乐会,最好就选在里尔,因为巴黎、伦敦和布鲁塞尔的人都可以参加;如果你的公司要占领英国市场,里尔也是最好起点,因为从伦敦到里尔比到肯特郡都要更快”。 听了许多有趣的信息,我谢过他,准备离去。 他问我“不进去吗?”,然后指了指身边一个巨大的纽扣电池形状的物体。我也才发觉这庞然大物的突兀。 顺他指的方向,我还望到靠在角落的Fantastic!展览海报,一下子明白了,所以这里和先前悬挂在车站的“摔跤猎手”一样,都是系列展览的一部分!我异常兴奋地凑近入口,然后按照指示,赤脚,迈进白色而狭窄的通道。 随光一点点变亮,尽头又是一个奇幻世界: 正圆形屋子, 中央是正圆形的座椅, 然后窗外一片白雪茫茫。 这里的主角叫做汉斯Hans,是个比利时视觉艺术家,擅长仿造司空见惯的日常场景。比如这次“雪景”,观者像被置于某个了望塔中,透过全视野的落地窗,眺望没有尽头的雪地。枯树,被制作成各种尺寸,精心地放在每个能引起视错觉的位置,近大远小,将世界的这一片段,像舞台布景般展现在你面前。 汉斯喜欢淡化空间感和时间感——但与其这么说,我认为他是用“淡化”来反讽,反讽人们越来越难以通过某个视觉片段去分辨自己处在何地,或处于何时。按他的话,这是因为全球化进程钝化了地域差别,使身边环境都变得均质,难以分辨。 忍不住放上他上一个作品(图片来自作者个人网站),不过在解释之前,你觉得你看到了什么? 下图是艺术家本人的手稿,可以清楚说明这并非现实,而是一个精心谋划的舞台。 真人比例的座位、桌台和吊灯,配着窗外近大远小的路灯、扭曲的公路。 作品描述的可能是任何一天的午夜,在可能是任何一条高速路旁的任何一家快餐店,有人无意望向路灯下山间公路转角的某个瞬间。 一切都发生在虚构的日常,但它却正因为自身的日常而显得无比真实。 -------------------------------------------------------------------- 自天而降的房子Fallen from sky 在去下一个目的地的路上,我遇到了一队缓慢移动的人群,尽头是一座180度倒置的房子。 我没有跟随争先恐后“夺窗而入”的人们,因为觉得眼前这个装置,并不深奥:上下颠倒的房子,加上室内上下颠倒的家具,然后利用内外视觉反差,创造“幻境”。 无意看到旁边牌子写着:Fallen from the sky,感到艺术家好像在有意隐藏什么……可当时没来得及领悟,就匆匆离开(后悔)……所以这里的室内照片不得不借用作者的官网照片。 后来,我读到艺术家本人的故事。他喜欢把很多日常事物都做得很大——比如一人高的调酒杯、两米长的蜜蜂——这些巨型作品其实都根源于作者最钟爱的主题:童年。 所以艺术品的“巨大”是为了衬托参观者的“渺小”,是为了让人们在冥冥中回想起幼年时的记忆片段——重新成为那个曾经穿梭在巨人世界中的孩童的自己。 Fallen from the sky就归于这个主题: 房子的原型来自作者爷爷的海边住宅,他儿时每年夏天都会和爷爷在那里避暑,日复一日,他已经将房子几乎等同于自己的爷爷。所以“Fallen from the sky”说的不仅仅是房子,更是去世的爷爷。“倒置”的意象,不仅仅是针对家具,更是针对家具中的“钟表”——是作者任性的希望:希望“时光倒流”。 作者复原过去室内的一切,为的就是将自己深埋入这个记忆深渊,沉浸在对爷爷的无限想念。 难怪后来不少人评论,说这件作品,不像房子,却像座“坟”。 -------------------------------------------------------------------- 巨人花园 Garden of Giants 这个公园是个谜语,谜底是“巨人”,它的中心是“巨人出没的沼泽”。 《绿野仙踪》有个故事讲主角几人旅途中遇到一个巨大的石像,复活节岛上的那种,然后他们无意触碰了某个机关,结果地动山摇,整个头像拔地而起,露出了一直深埋地下的巨大身躯…… ——我觉得这个故事很应景,眼前这些巨人或许就只是暂时沉睡。 周边遍布着巨人的脚印,盛着昨夜的雨水,深嵌在似乎被重重踏碎的石板路。 还有除巨人外,无人知晓如何攀爬的椅子。 巨人的狩猎牢笼。 巨人的祭坛——听说这个构筑物是在影射wicker man(一种通过焚烧活人达到祭祀的巨大人形装置)。 还有巨人的“巢穴”(其实是巨大地下停车场的通风井)。 我在想,如果套用上一个艺术家的理论——“作品的巨大,是帮我们忆起童年”——那么这个公园所创造的巨人虚幻,反而就是幼年我们所见到的真实。 换句话说,这里的抽象意义在于:与其说它是一个客观存在的花园,不如说它是一个或多或少存在于每个人孩童记忆中的片段。我们过去就匍匐在“巨人”世界,看着远大于我们的人,听着根本听不懂的话,然后想着有一天会变成他们——就像现在一样。 最后, 公园的尾声,是这样一堵墙。 不知为什么,我觉得它们好像就是诺亚方舟上幸存的物种。虽然设计图纸上这些动物会喷水,但我依然不能确定它们是象征着“生”,还是“死”…… -------------------------------------- Phantasia!艺术展@邮局展览馆Le Tri Postal Fantastic!艺术展另一个压轴大展发生在Le Tri Postal,一个邮局改建的展览馆。我在闭馆前的两小时迈进大厅,当时天色已晚,游客稀疏,为原本的奇幻展增添了更多怪诞诡异的气氛。这次展览部分作品口味偏重。 首先,一个3米高的白色巨怪,坐着背对着入口。 绕道正面,却发现它有一双蓝眼睛,直直地望着地面,姿态好比罗丹的思想者。 作品名为“孤独Le Solitaire”,却被人们戏虐地称为“孤独的意面”——因为它从上到下似乎都是意大利面做的。我没有看到作者承认这个意象,除了他借此巨人口吻写到“他(造物者)每天在我身上淋一层pasta,我一天天长大……”。 意面巨人为什么会孤独呢?大概因为制作它的人用尽自己的一生,却只是造就了他人的食物。(戏虐版本的回答是:因为太多人都难忍面筋,并处于低碳水化合物节食)下图来自作者官网。 这时,我恍惚感到有一双眼睛在柱子后面注视着我。 这也是来自同一艺术家的作品,由干枯的躯体,骷髅和鬼魂组成。作者同样写到:“它们来自那片会射杀儿童的土地,那片将人淹死在米粥里的土地,那片饮血止渴,恶梦不尽,死灵横行,却用铁锹不足以埋葬他们的土地。” 这作品的重点是鞋子,隐喻衬布下的都曾是芸芸众生(下图来自作者官网)。 转过弯,进入了一个灯光昏暗、装饰陈设极其诡异的房间——气氛就像进入了小红帽死后多年但尸体还未移走的小屋。 一个真人大小,也是唯一的人类角色,躺在床上,身边都是兽首人身的怪物——感觉会随时突然站起来,向我扑来。 墙上还挂着许多毛骨悚然的照片。 简介说该作品受嬉皮文化、基督圣像画、超现实主义和美国民间故事影响。作品名为“耳语地穴whisper cave”,在暗示柏拉图的“地穴寓言”,即我们都活在地穴,所见的现实仅是洞外光线投影进来的影子。 ——如果把以上的线索连在一起,从下面这个圣像画般的布局,或许可以做些推论: 躺在床上的女人也许就象征基督,身边是守着她的门徒。可她不是基督,因为她不活在当下,只存在于自己的历史中,永远盯着墙壁上自己古旧的影像;也因此这里没有背叛,没有救赎,也没有复活,只有无尽的轮回——就像柏拉图笔下洞底的人们,每天看着自己的影子,随太阳东升又西落。 -------------------------------------- 二楼的作品轻松了很多,首先是重头戏:声响服饰soundsuit。与其说是充满雕塑感的服饰,不如说是恰好可以穿戴的雕塑。这种服饰“可以隐去人的种族、性别、等级”,使人们回归成一个单纯的个体。 可是,“嗓音”呢,似乎难以隐去——也许这也是作者让服饰本身发声的缘由。为此,他所用的材料都是扣子、塑料管、铁花、瓶盖等,能在运动过程中发出声响的材料。 旁边的视频在播放表演,可以听到服饰舞动起来的声响——很像海浪的声音。 (视频主角:算盘) 最后一个展品,叫My private sky,是一只独角兽侧卧在触手可及的橱窗中。 艺术家利用这种充填玩具与周边环境的塑造,唤起观者心中“陌生的熟悉感strangely familiar”——具体说就是一种真实,但又没能达到完全真实,从而对观者产生陌生和不适的感觉。这种感觉,可以追述到弗洛伊德对uncanny的心理学研究。 虽然在里尔是我第一次看到这个名词,但随后的两年却阴差阳错地又遇到几次,印象最深的是在一个computer vision讲座上。当时演讲人说,当模拟一件事物从不真实逐渐变得真实时,人会产生愉悦感;但随着真实度上升却未到达完全真实时,在某个特定区域,观者会本能产生排斥或者恐惧:例如当玩偶被制作成极为接近真实的人之前,在某个区间会让观者怀疑这不是玩偶,而是一具尸体。只有突破这个极限,才能重新到达让人愉悦的真实——而这段让愉悦一落千丈的区间,就被称为恐怖谷效应uncanny valley。 我觉得,这里似乎是Fantastic展的一个高潮,就是有人默默地,将不属于这个世界的生物,不声不响地带到了我们身边。 这生物在自我演变,并在接近绝对真实的过程中,给我们以充满恐怖的熟悉。然后又在恐惧之余,让我们反问自己:这些奇幻是否能与我们的真实世界共存?或者是否我们早已处于奇幻之中,却还不自知?再或者真实至极就是奇幻本身? ------------------------------------------------------------------- 『教授从书架上取下来一本书,说:“这里有一个插图会使你感兴趣的。啊,有了,在这!侏罗纪恐龙属剑龙生时的复原形象……” 我看到图画,吓了一跳。这个世界上已不复存在的动物,和那个无名画家的速写的确太像了。 “但是这些动物怎么到的那个高原呢?”我问。 “我不认为这是个非常难解的问题,”教授说,“解释只能有一个。也许你知道,南美是一个花岗岩大陆。就在这个地点,在某个非常遥远的时代,有过一次巨大突然的火山作用的地壳隆起。一个像苏塞克斯那样大的区域,连同它上面所有的生命都一起被抬升了,并且被硬度极大的垂直峭壁和大陆的其他部分相断开。结果呢,就是像翼龙和剑龙那样属于侏罗纪的动物,由于那些小概率的地质运动,被违反自然地保留了下来。” ……虽然我并没有科学家的情怀,但我依然激动地说:“如果我曾怀疑过您,我深感抱歉。当我看到证据的时候,我理解了 …… “一切是这么不可思议,您,发现了一个失落的世界。”』 ——《失落的世界》,柯南·道尔 Day 3 - 动物园 亨利马蒂斯公园Parc Henri Matisse 对里尔,过去我并非一无所知,至少我知道这里有个亨利马蒂斯公园,是我朝圣地之一。 公园位于火车站南侧,按照旧时城池布局改造而来,从俯瞰图可依稀辨认出城门、箭塔和护城河。 公园内,最瞩目的是一个被垂直抬升了七米的孤岛,不规则形状,面积好比半个足球场。孤岛名叫德波润丝岛Derborence Island,取自瑞士最后一片未被人触及的原始森林(起初我觉得这个概念很有意境——以一片森林做名字——后来想到亚马逊购物和富士苹果,觉得也还好)。 公园出自巴黎雪铁龙公园设计者,他借用瑞士森林之名,是希望能在里尔实现他的专业理想,即让人们体会到“未被扰动的自然”。因此,这座孤岛被抬高七米,为的就是建立一个隔离且封闭的系统,割断地面与岛之间的联系,放由动植物自我更替,并最终,让处于快速城市化现代化的人们,看到不同的自然,一个未被打扰的自然。 据说这些混凝土围墙中混进了很多从里尔回收的物品,比如路牌、钟表、玩具等,算是为“原生自然”添些城市记忆。 其实设计师本人的野心不仅如此,实际上建成的德波润丝岛已经是简化版本了。他曾经希望在岛周边建立四个观察站,像了望塔一样为人们提供观察岛顶的条件,因为他希望这种自然复兴的过程和演替能够被人知晓(比如社区学校)。可惜的是,由于预算原因,了望塔并未实现,所以虽然创造了一个自由的自然,但却无法观察。 这使我想到量子力学中仍在讨论的问题:基本粒子穿过双缝时产生的干涉现象,会因为探测器的引入观测,而消失。也称为量子退相干。好像“探测器/探测”是世界可能性的一把锁——即世界朝着无方向和更多可能性发展,但随观察者的出现,那无限的可能性瞬间塌缩成唯一。 如果这个物理假设成立的话,那我还真的窃喜“了望塔”的移除,因为这样没有人能知道上面发生了什么,而上面依然存在着无限的可能。 顺着蜿蜒的步道,可以望见南段车站之上腾空架设的两座塔楼,现已是里尔的地标,而我下一个目的地就在它们之地下。 ----------------------------------------- Euralille地铁站(皮拉内西空间)Espace Piranesien 随Euralille构想的完成,后期OMA的角色更多是在帮政府定夺单体建筑的具体竞标。看着体量巨大的购物中心交给让努维尔,高铁站交给法铁设计院,然后配套的酒店、办公楼、公园也都一个个被其它事务所领走——而核心区留给OMA的,只剩下一个地铁站。 但是不要小看这个埋在地下的混凝土方盒子,用库哈斯的话说,正是这个地方串联了以上所有建筑。 ——他还给这里起了一个古怪的名字:皮拉内西空间Espace Piranesien。 进入地铁站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所有三个十八米高的内立面,完全被壁画所覆盖。画中带着真实的痕迹,却描绘着虚幻之城。 巴黎、伦敦、柏林、纽约、布鲁塞尔等城市的片段,彼此相互遮掩、堆叠、塌陷,就像一座天文馆,把建筑似星座般投影到幕壁。 那么什么是皮拉内西空间呢?我的理解,它是指一个看不见边界的迷宫——好比埃舍尔的绘画,或者很多电影(如盗梦空间)曾经探讨的那样——就是你只会看到无数的通道,但看不到它们的起点与终点;而对于这些通道,你又不知它们是否相连,或者将通往何处,也因此它们变成了“看得见的未知”。 ——当这无数的“未知”叠加在一起时,就会给人一种很强的矛盾感、迷失感和超现实感,从而迫使你将惯有的线性思维转为非线性,然后沉浸于理解这复杂系统的不断尝试中。早在18世纪的罗马,皮拉内西本人的雕版画(下图),就首次描绘了这样的内向型矛盾空间。 以此为基础,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这个地铁站会出现以下的场景:通道毫无规则地从一个地方开始,又毫无规则地在另一个地方终结。也就是这些悬在半空的通道,以一种隐晦的皮拉内西式途径,在周边建筑和交通基础设施间建立了联系。 最后锦上添花的,是所有壁画不仅作为象征,其近景部分更是以1:1的比例,与地铁站室内空间无缝衔接。也就是说,画中也有一层二层,它的一二层正好分别与地铁站的一二层齐平;画中的每个出入口,也都恰好连接着一条空中走廊。 就这样,在这个皮拉内西空间中,现实和虚幻世界的边界终于被模糊,因为两者都是彼此的延续,里尔也终于将奇幻推向极致。 真的好想知道,这条通往巴别塔顶端的通道,现实中又会通向哪。 ---------------------------------------- Zénith会展中心Congrexpo OMA在Euralille外延的高速路边,还设计了一座巨大的椭圆形会展中心,可惜我尝试了两次都不能进入——这也是我在欧洲旅居一年发现最难进入的一类建筑,柏林、慕尼黑、汉诺威和这里,无一例外。 从空中俯瞰会展中心,就像大地上的一副面具。 据说室内分成了三个部分,由两堵自由移动的墙隔开,从而得到三种不同尺度的空间,以适应多种用途。可惜对于这里,我只拍摄了这张外景。翘起的一端对应室内的看台。 过去读到,该会展中心利用条形开窗,使居于室内与附近高速路上的人相互得以窥视。因此,当人坐在室内,他能够望到室外,能够望到远处的汽车从一端驶来,并消失在另外一端——就像“皮拉内西空间”一样,地面的人会看到其他人从空中走廊一端走来,并消失在另外一端。高铁站也是同样道理,三层玻璃幕墙不仅为通透和采光,更让在城市公园中行走的人们能清晰看到列车的驶进驶出,从而感知到里尔与更大区域的关联,以及体验到城市基础设施系统所建立的即时的无尽复杂。 ------------------------------------------ “奇幻(Fantasy)”,源自希腊语Phantasia,原意为“鬼魅”或者“触不到的现实”,现在经常与“幻想、怪诞和疯狂”连用。我们熟悉的“奇幻”多来自奇幻文学,但在它出现以前,早在15世纪,“奇幻”已经存在于绘画中,特指那些颠覆自然规则和理性逻辑的风景画。 那么为什么风景绘画的最初形态会充满怪异和奇幻呢? 事实上,起初的西方绘画题材很少描绘自然风景,因为人们过去认为自然中充满野蛮和危险。到了中世纪的一千年,绘画又都服务于宗教。直至14-17世纪文艺复兴期间,“自然风景”才被重新认识,人们才开始将部分对伊甸园的专注,转移到我们生活的周遭。 在当时对“风景画”影响最大的,就是源于佛罗伦萨的透视画法,归纳出以人视点为基准的空间绘画规则,将制图、舞台和建筑设计都推上了新高度,影响至今。 但鲜为人知的是,当时在欧洲北部,有另一群人也在以自己的方式探索着风景绘画——他们不一定有透视画法的影响之大,但却诱发了几百年后的超现实主义;他们不一定遵循物理法则,但他们却将美丽与怪诞并置,将惊奇与恐怖交叠,再加上晦涩且现已失传的符号,将风景画引领至另一个方向:即现实扭曲后的奇幻风景。 这些人都来自里尔所属的法兰德地区(该区域包括现在的荷兰比利时),所以Fantastic! 系列展中当然也不会少了他们。 法兰德风景寓言美术展@里尔美术馆 Le Palais Des Beaux Arts de Lille 昨天经过里尔美术馆,看到两张醒目的海报,散发着诱人的“奇幻”味道:法兰德风景寓言Fables du Paysage Flamand,与巴别塔Babel。 法兰德风景寓言诉说着“奇幻”的由来、本质和演变,在整个Fantastic!展中扮演着最追根溯源的角色。我在这里只放上当时围观较多的几幅画,它们可称为欧洲北部文艺复兴的里程碑。(图片都来自Wiki) 首先是著名的博斯Bosch,他其实与达芬奇齐名,是将奇幻风景绘画推向巅峰的画家。他的画中充满了怪兽与机器,比如一副著名的三联画,叫人间乐园The Garden of Earthly Delights(左为天堂、中为人间、右为地狱。里奥纳多迪卡普里奥之前去梵蒂冈见教皇,就是送了Bosch的书)。 有趣的是,天堂与人间非常相似,区别是人间充满了红色的苹果——这象征夏娃偷食的禁果,就是人间充满欲望。画中人间与地狱也有共同元素:即人造物(乐器、农具、家具等),区别是在人间时它们是工具,是人与人相互扶持的联系;但在地狱它们是刑具,是人与人相互残杀的道具。 有人说“人间乐园”的命名直指中联“人间”,所以观看应从中往两侧,即告诫人间或福,将走向左联“天堂”;或祸,将走向右联“地狱”。但我更喜欢另一种说法,就是三联画的观看顺序应为从左向右,表达“人类向地狱走得越深,生命与非生命间的界线,就变得越支离破碎。”就像右联中,人、怪物、家具、机器和乐器都发生异化,完全嵌入了彼此。 这一幅叫做Vision of Tondal,也是展出中围观较多的作品。它讲述的是一个叫Tondal的爱尔兰骑士,在梦中灵魂进入天堂、地狱、炼狱的经历。在但丁之前,这个故事是对地狱最初的描述之一。 虽然是文艺复兴,但宗教依然在画中留有痕迹,这使得风景绘画中都藏有一个命题:就像品味“寓言”,观者需要层层剥离表象,才能找到该命题,从而让隐喻从超现实的背景中浮现出来——这也是这次展览被命名为“风景寓言”的原因。 题眼往往始于一个细节,最典型的,就是圣经。 例如,下面这幅画依然来自Bosch,内容充满了光怪陆离的情景,各种人形兽、符号、古怪的机器围绕在残垣断瓦中。作品名为圣安东尼的诱惑Temptation of Saint Anthony,该典故被很多画家都描绘过,也都是这样百鬼夜行般的情景。此处题眼是画中一位老者,他就是圣安东尼,他通常坐着或跪着,独自学习着圣经,并忽视周遭一切怪异生灵和恐怖幻象。所以,这幅画的核心就是在传达圣徒将一切外界诱惑拒之门外。 也包括这一幅,可以明显看到中下偏左的那位老者,和石案上的一本圣经。 前几张画中,还有个重要的共同特征,就是动物被拟人化。这些艺术家们采用“人形兽humanoid”,在提醒观者自身作为“人类”在世界中的地位。 过去人们相信,世界中心就是文明中心,远离中心的野外只有恐怖的未知。随着远离世界中心,文明程度逐渐下降,最终达到混沌荒蛮的地平线边缘:一个唯有凶残野兽横行的地方。“人形兽”的含义也就在于此,它们介于人类与兽类之间,介于文明与野蛮之间,介于现实与奇幻之间,它们就象征着真实世界与奇幻世界之间的领域。 不知为什么,我觉得里尔和今天看到的风景寓言展非常契合。 ——也许是,比起所连接的巴黎伦敦布鲁塞尔,里尔恰好也处于郊外,就像一个失落的动物园,承载着这些类生物,以及它们所幻化出的各种奇幻图景。 --------------------------------------- 尾声 过去,我无意中读过柯南道尔的《失落的世界》。 一开篇,他就通过两个主角的对话,描述出由于地质运动被抬高千米,并与地面隔离的一片大陆,它像孤岛般耸入云霄,保存着无数史前动物,或者说,地球的另一段历史。 在我离开之际,从火车车窗再次望到公园的德波润丝岛,我觉得对于亨利马蒂斯公园,它就是那个“失落的世界”:动物植物以不为人知的方式到来、繁衍、更替,并经过几十年,终于成为一个独立王国。 其实 Euralille不也如此吗? 它对于里尔也是这样一片失落的土地,孕育了巨大的购物中心,迷宫般错综的地铁枢纽,与公路基础设施同步的会展中心,还有构建在高铁站顶的地标性塔楼——在这里,是另一个城市,也是另一个世界,它有着与周边完全不同的细胞生长结构,进行着几乎独立的进化演变。 火车开始加速,我感到整个地面都随之颤抖,好像这一脉铁轨,连同身后的里尔都要从地面垂直拔起一样——就像柯南道尔笔下那座古陆,变成一个失落的孤岛。 AA伦敦建筑联盟曾研究过里尔的城市演变,得出的结论是:虽然拥有Euralille宏大的城市图景,虽然冠以文化之都和技术推进核心等诸多头衔,但是,里尔终究没能完成前市长的最初愿景,没能成为欧洲中心的“中心”——最后它只是和其它卫星城一样,变成了又一个欧洲中心的“郊外”。 是“郊外”,即便为真,我觉得也没什么不好。 因为只有“郊外”才充满奇幻,才充满未知;只有“郊外”才是这片法兰德艺术家们创造出无数风景寓言的地方。 从现实到怪诞边缘,从文明到荒蛮无知,里尔正像一叶方舟,浮在中央,而不偏向任何一方。这方舟上满载着奇幻又包含深义的“动物”——它们就是带着摔跤面具的古代猎手,是栖息在红色空间的独角兽,是穿著声响服饰的匿名舞者,是自天而降的房子,是白雪皑皑的冥想之塔,是圣像画般的耳语地穴 ……它们独一无二,悠闲地居住在这个失落的世界。 -------------------------------------------------------------------- (最后,文中部分照片已经上传到Flickr,希望和大家交流~ https://www.flickr.com/photos/shuo_yun/albums/72157669291851182/with/29620373264/) 里尔 里尔 里尔 31532 61 54 一级精华 发表在 德国 版 2015-12-14 机器的逻辑 - 探索德国鲁尔区工业遗产(全文完) 自然给了我们一切。 起初我们从中获取食物、衣着和居所, 之后又学会提取材料,创造新事物, 但最重要的, 我们继承了自然的“逻辑”。 - 凯文·凯利 Kevin Kelly 序 因为专业的缘故,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Duisburg Landschaft Nord)是我来欧洲重要的朝圣地之一,其设计者也是我最仰慕的景观师。提前一个月做鲁尔区的功课,结果发现我所了解的仅仅是冰山一角。 鲁尔区是一片城市连绵带,是欧洲仅次于巴黎、伦敦的第三大都市群。建成区沿河成东西走向,自西到东的主要城市为杜伊斯堡、埃森、多特蒙德(我的假期只有四天,所以计划从杜伊斯堡进入,从多特蒙德返回)。鲁尔区的名气我就不再叙述,只说在它衰败后,德国政府出台了复兴改造计划,从1989年开始,已经在该地区完成了几十个建设项目,合称Emscher Landscape Park 改造计划——它也是德国国际建筑展(IBA) 的主题之一。改造与新增作品小到雕塑装置,大到建筑群、城市公园和水系治理。鲁尔区改造最大的特点,就是大面积保留了原址的厂房和设施,并赋予它们新的功能,这在当时极具革命性。工业革命后,人们渐渐意识到重工业对环境的污染,意识到工业园区内生活条件的恶劣,所以在此之前的一百年通常都是“在城市中引入自然”(如1850s的纽约中央公园)。但鲁尔区改造者认为,一百年后社会已经改变,城市已经变得宜居,城市需要的不再是自然化,而是地域化——因此鲁尔区有别于其它地方的地域特点,就是它的机器逻辑。 Day 1 - 传说中的工厂 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 Duisburg Landschaft Nord 第一天,我从慕尼黑出发,中午到达北杜伊斯堡公园,从公园东边进入。在园外就看到工厂矗立在那里,代替了教堂的高塔,象征着另一种信仰。 公园内大多数设施都被保留,不像废弃的工厂,反而像周末的工厂——感觉两天后依然会开工运作。这里到处都蔓延着铁轨和管道。它们可能都已废弃,也可能还在使用——但就是这种“可能性”才创造了公园的特质。 穿过厂房会进入一个开敞区域,有七乘七个正方形铸铁块阵列在中央,这是象征着炼钢完成后,钢材被锻造成固定尺寸并冷却的过程。现在,这里作为人们的聚集广场,经常举办户外音乐会。设计者是通过将这两种同源的行为合并,在逻辑层面上完成了人类对机械的继承。 左边弧形的墙壁就是那个传说中的储水罐,现在改造为职业潜水训练室。 有时觉得这些厂房也许是这里最和谐的存在。 穿过“广场”,会来到高炉区,标志性的圆柱型结构和地面的树阵对比强烈。这一年正好是杜伊斯堡景观公园二十周年的庆典,可惜的是为了安置烟火,高炉区的观景平台被关闭了。 高炉两侧都是各种大小的锅炉,并由巨大的管道连通;整个序列中央则是高炉和控制室。 控制室下的走廊悬挂着无数安全帽,都开着头灯,这里在整个公园里算是色彩最丰富的场景了。 再往深走,就是一个巨大的滑轨吊装机,它被架在一排由高墙围合的物料准备间上。看结构,吊装机应该是可以沿轨道平移,并吊取在不同区域内的物料。 这里圆形的水池,按官方说法,存储着七万立方米的水,用于冷却上千度高温的反应炉。曾经净水功能的植物依然留在池边,也已经适应了更洁净的环境。 至于由高墙分隔的物料准备间,它们被大面积改造为攀岩设施。根据不同倾角和高度还分成了六个不同的难度,以及一个嵌入墙壁的儿童滑梯。 穿过吊装区,公园被一条河割断,这就是支撑整个工厂运作的水源。光看水泵房的尺寸,就可以感受到当时巨大的作业量。在鲁尔区改造计划中,这条水系的治理也是重中之重。 河对岸少了些厂房的围合,多了些荒野般的开阔。一架空中走廊串起了另一部分物料存储隔间,如今这里被改造为种植园——而我也终于看到作为该公园象征的另一个场景。 在斑斓的草花后面是风力发电站,它主要用于将水输送于河流与工厂之间。我经过的那天正好起风,风车慢慢开始旋转;附近的游客也和我一样都停下来,像注视着某种仪式。 到这里就是公园边界,我一天的旅程也本应结束。但我看着管道和铁轨一直伸向远方,很是好奇它们的终点是什么。那段路并不好走,而且天色渐晚,几乎就我一人,仅仅20分钟,却显得极为漫长。后来,地上的铁轨终结了,路也消失了,前方逐渐亮起来,然后在一片开阔的草坪上,我看到一个闪烁的马戏团。 我没有耽搁,又折返回来,在即将回到主园区时,看到下面这样的景象:桥这边是我,另一边已被染成冷色的工厂,印在夜色。 而之后的两个小时, 我也跟随那些摄影师, 沉浸在这座无边的机器。 杜伊斯堡内港Inner Harbor 补发几张这天较早时间逛的杜伊斯堡旧城和内港区,那里新区建设的规模,足可与杜塞尔多夫和科隆的水岸复兴相媲美。居住、办公楼、博物馆和水网有机地结合,营造出丰富的体验。 这里水岸边还有个公园叫Garden of Remembrance,秩序井然的遗迹呼应着这里过去的样子。后来知道这里其实也小有名气,有机会再写吧。 Day 2 - 记忆容器 储气罐 Gasometer 我离开杜伊斯堡前往奥伯豪森Oberhausen的储气罐Gasometer。 一路上,我一直在回忆杜伊斯堡,回忆那里的工厂。我又一次想起电影《灵异第六感 The Sixth Sense》,那个关于能看到鬼魂的男孩、心理医生和鬼魂间的故事;想到他的编剧其实是用“鬼魂”,去表达萦绕在费城的一种气质——那是世界工厂在工业衰落后的阴魂不散。人人都感到压抑,但人人却都说不出缘由,这是工业留给我们的痛。 储气罐的人气很旺,据说这里是鲁尔区最大的天然气储气罐,1920年建成,现在改造成展览馆——Christo:空气包裹(Big Air Package)是这次展出的主题。 买票后我异常兴奋地冲进电梯,急切想知道设计者是如何解构这样一个庞然大物,让机械尺度重新适合人类。电梯位于储气罐外,我被直接送到117米高的屋顶。 风很大,但360度的平台正好俯瞰四周,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在远处依稀可见。还有奥伯豪森附近的城市公园,一个是东方主题公园,另一个是深埋在树林中的牧场。 从屋顶沿室外楼梯下行四层,可以进入储气罐内部。室内巨大的空间被一个高90米、直径50米的空气包裹所充满,上面横竖的缆索用于固定,以悬浮在特定位置。旁边电梯将人们送下地面的同时,也让他们感受到这装置的庞大。 我当时并不明白这装置的含义,仅仅把它理解成一个“气球”,一种空间的实体化。 随电梯下到底部,储气罐地面部分分为三层:最高层是环形架空走廊,可以近距离观看空气包裹(其它时间相信也会作为看台);中间层则是一个正圆形展区,所有展品都关于艺术家Christo。 后来,我突然认出了这位艺术家——著名大地艺术先锋,唉,真是惭愧无比,这个人的作品都该用作朝圣的! 简单介绍一下Christo和他妻子,他们的作品多是以大地为媒介进行创作,其中一个重要手法就是“包裹”,比如他们包裹过柏林国会大厦、罗马城城墙、迈阿密海岛,甚至悉尼半个海岸。如果我没记错,他们认为我们被事物太多的表象所蒙蔽,因此只有化解掉那些表面的不同,才可触及事物的本质。例如,包裹的柏林国会大厦,在冷战时期构想,希望它成为既不属于东德,也不属于西德,而仅仅是一个透明且消隐在环境中的物体;可是真正实现则已是1995年。 在展览区逛着逛着,我发现这个空气包裹竟是可以进入的!!!——而这般景色,让我想起了太多电影中对生死徘徊间的描述。 我在这里躺了近一个小时,在想Christo这次是在包裹什么。起初以为是“生命”,好像人们被置身子宫之中,去体会诞生以前的那个世界。后来又觉得包裹的是记忆,是在场者们共享的记忆,或是早已遗失的祖先的记忆。 不过涌现出最多的,还是童年,是对此地以往工业的追忆。 如果真的像灵异第六感编剧所说的, 工业就是幽魂, 那么这个包裹,就是它们的居所。 还是我们未曾经历但已经遗忘的过去。 点睛之笔或许来自最一底层,这里看不见储气罐也看不见窗外,但正中心一个巨大的屏幕,连接着空气包裹的顶部摄像机,令人得以窥视下面发生的一切。 原来这就是Christo的诡计:起初,你徘徊于褪色几乎赤裸的空间,让你回到内心,努力抓住秩序被撤去后还跟随着自己的东西;而后,你被赋予了上帝视角,当你在审视那些如同培养皿中微生物般栖息的人们,你是否会宽恕自己刚刚的执着。 Ripshorst农场 之后的几个小时,我还去了附近两个公园。其中一个叫Ripshorst农场,据说14世纪就已经存在于此,之后虽然几经辗转,但都用作修道院。如今,这里成为欧洲工业遗产廊道(Industrial Heritage Route)中工业自然主题(Industrial Nature Trail)的一部分。 一架优美的步行桥标志着农场的入口,并链接着运河南北两岸的自然郊野。 原有的农场被包裹在一层层茂密的林地内,需要穿过树林,才能看到草场的开阔。 这个输电塔,名为魔法师的学徒。按艺术家本人的说法,它“摆脱了电缆的束缚,在田野里自由起舞”;同时还象征着我们即将告别现有电力来源,进入新的能源时代。 曾经的修道院改建成了Info center 。我也是在那里第一次看到了鲁尔区工业遗产廊道的全貌,觉得不是这几天就能完成的…… 屋外还有组成修道院必不可少的庭院,从几个世纪以前一直保留至今。 这里就像一片被“包裹住”的绿洲,独立于工业化这般迅速的鲁尔。 也正是由于它们的存在,这里曾经原本的宁静和野趣,才得以被记录和传达。 铁罐,包裹着气囊,包裹着回忆; 森林,包裹着牧草,包裹着旧日的花园; 工业,自然,在这都异常安全。 Day 3 - 矿石与三角锥 这次来鲁尔区其实有不少巧(遭)遇,除了之前提到的北杜伊斯堡公园建成三十周年,就是到达埃森Essen时遭遇的一场猝不及防的大雨——让我被迫在关税同盟矿区的Info center中苦等到中午,也因此改变了之后整个行程。不过有幸的是,在这期间我了解到不少关于鲁尔区的知识,并报名了一个guide tour。 下图即为大雨开始前,在关税同盟矿区大门,望见标志性的第十二号矿井(这个巨大的构筑物和下面的厂房,就是矿井的入口)。 Guide tour分三种,介绍很长很难懂,我直接选的煤矿主题。因为自从来到欧洲,我突然对采矿工业抱有兴趣,无论煤矿、铁矿或是石材。加上最近还听说,在奥地利萨尔茨堡Salzburg通过预约向导可以进入地下盐矿,那里面的光怪陆离让我很是向往。 后来才知道我所预约的tour正是进入第十二号矿井——但并非进入地下,至少我参加的那次不是。 以前看过网上资料,说关税同盟矿区(Zollverein Coal Mine)于1932年建成,是鲁尔区最重要的煤炭工业,支持着德国联合炼钢厂(由区内四大钢铁公司合并而来)。之后由于近地面煤矿接近枯竭,其他国家同类产品低价冲击,关税同盟矿区于1986年停止运作。几经努力,这里从2001年起被正式列为UNESCO世界文化遗产——这也将关税同盟矿区带入新一轮轰轰烈烈的改造进程。 如今的关税同盟矿区由三个建筑群组成,东南部包括鲁尔博物馆、红点设计博物馆和第十二号矿井;东北部较小,为第一、二、八号矿井;西北部则为庞大的焦化厂建筑群。下面模型可明显看出三个区域。值得一提的是,在三个建筑群之间的空白区域,除了必要道路,被大面积改造为雕塑公园——想象一下巨大的工业原件被置于茂密的丛林腹地,应该也极为震撼,只可惜当时没时间前往。 下面模型可明显看出三个区域。 在大雨停后与矿井tour开始前的间隔,我尽可能多地探索东南部区域。从露天休息区,到改造为艺术作坊的车间,再到景观公园。下图即为第十二号矿井边的室外咖啡座。 地面被置换掉夯实的土壤,并恢复了当地植被,而那些曾让我们自豪的机器逻辑,正在回归自然。下图中生锈的铁轨与绽放的草花对比鲜明又和谐。 我记得柏林犹太人博物馆的设计者说,在博物馆窄窄的走廊里你总能看到高处有一两处窗口,你以为不久就会走到那里,能向下俯瞰……但其实那些窗口都是假的,都是无路通往的;那是被他创造并起名为“虚空”的地方,是给你念想以寄托的地方,是给犹太人灵魂以栖息的地方。 ——在我看来,眼前这些空中廊道就是这样的存在。因为它们会让人留有念想,你会觉得总有一天它们会开放,然后你能走在上面体会不一样的风景。 第十二号矿井 很快,我返回并加入tour的人群。讲解者用钥匙打开了沉重的铁门,带领一行几人从侧门进入第十二号矿井的附属建筑(从这以后都是必须跟随讲解团的区域)。首先我们来到一个平台,用于模拟作业时间的噪音、震动和热,并且我们看到矿车被一个个送入地下,这里就是矿井的起点。 继续向前,看到各种沧桑的工业器件。 阳光为车间添入一点暖色,真的挺美。 下图的履带,用于对煤矿石的运输,之后进行筛选。 说到筛选,讲解介绍到鲁尔区的煤矿属于岩煤,都深埋在地下,需要人工构筑必要岩土工程后才能开采;所以现在停产只是由于太过消耗,但高品质的煤矿仍然有大量位于更深地层。对比东德的褐煤,它们都埋藏较浅,所以多是露天开采。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鲁尔区很少看到那种巨大的矿坑(不过也就是由于导游这句话,我在离开鲁尔区的几个星期后,又独自前往了东德煤矿区)。 下图是工厂内部深处,而右侧玻璃外已经转作某摄影工作室。 后来,我们来到一个较为开敞的车间,正中放着矿区模型,四周墙面上展示着当年矿工的照片——个个浑身污浊但目光坚定。旁边有人问到开矿对身体的伤害,这时讲解便开始讲述她全家旧居埃森的经历:她先讲述了家里起初生活的正常,然后如何因为高昂的薪酬,父亲转行成为矿工;讲述了她父亲由于采矿作业吸入过多粉尘的痛苦,以及之后无法再下井后家庭的负担;又讲述了家人一致决定如何把自家房子改造成为工人住房,以获取租金和政府补助;最后讲解还提到了父亲去世后政府补偿金的拖欠…… ——如果没有亲耳听到,我真的很难想象工业对当地人生活、甚至整个社会构架带来的冲击。 下面的模型很好说明了当时的情况:地面居住,地下工事。地表塌陷听说也屡见不鲜。 讲解说像她父亲一样的人很多,在矿区很常见;抛开国家与利益,其实这些人需要的,是一个归属。 然后我们来到最后一站,一个小的不能再小的教堂——这里没有繁冗的浮雕,只有青色的土砖;没有饱含隐喻的壁画,只有木架铁管的堆垒。讲解说这里是矿工最眷顾的地方,她也曾在这里参加了邻居的婚礼。我看着墙壁上的圣母玛利亚,也感受到心灵的归属,这也许是整个矿井的唯一亮色。 鲁尔博物馆 Ruhr Museum 准确的说,我并没有进入鲁尔博物馆的展区,只是在其公共区域着实地逛了一番。鲁尔博物馆(Ruhr Museum)由洗煤车间改造而成,展品包括了整个鲁尔区人的历史、自然的历史,还有机器的历史。下图从右下到左上的电梯就是入口,这也是我最喜欢建筑师的作品之一。 在关税同盟矿区,洗煤车间(博物馆)的位置极为核心,是过去所有铁轨的交汇处;不同矿井收集来的矿石都被运往这里,统一作业。插一张后来在屋顶平台拍摄的照片:地面的线形图案源自曾经铺设的铁轨,从远处一直延伸至博物馆——所以当你被电梯运往大厅时,实际上依然在重复着过去矿石们的输送线路,工厂的逻辑就这样又被保留在这象征中。 新增建的入口电梯,由于相似的结构和比例,与周边空中走廊融为一体。夜晚,电梯内装有橙红色的灯带,犹如钢铁被融化时的色泽,很工业。 经过电梯来到大厅,无数凝重而久远的机器陈列在这里,界定着空间的属性。例如下图的倒四棱锥分割了信息服务台和临时展区。 这个巨大的圆柱体应该是散热装置,它定义着休息区(散热区)。 同样在这层,博物馆实际展区的入口极为惊艳(下图)。不过由于中午那场雨,我决定放弃这里,前往下一个地点。(内部情况,推荐大家看这里https://www.yatzer.com/the-ruhr-museum-hg-merz 某国外摄影师拍摄的作品) 转过身到达楼梯间,这里悬吊着许多模型,它们就是前面提到的Emscher Landscape Park 改造计划中一个个里程碑,非常震撼! 下图就是前两天去过的储气罐和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 下面几个则是关税同盟矿区内的元素,扶手上还介绍着这些作品的地点和年代。 楼梯向上来到屋顶平台,正好远眺矿区西北部分。那个巨大的工业建筑群,也是我鲁尔之行的另一个重点。 其实我看过很多铁轨改造的项目,改为自行车道、线性公园、步道系统,可我仍然觉得这里的改造与众不同,只是当时的我还说不出缘由。 前往下个地点前,一个频繁出现的立方体又引起了我的注意——后来发现竟是SANAA的作品(惭愧)。 这座建筑是矿区的管理和设计学校(Zollverein School of Management and Design)。由于周末不开门,徘徊许久后,忍痛离开。直到后来才在一部关于舞蹈的纪录片中看到室内情景:大大小小的窗户,像生物一样聚在某个角落,让你能穿透墙壁,向外远望。 Tetrahedron 放弃了鲁尔博物馆和SANAA的作品,我从Essen辗转至Bottrop,为的只是在日落前感受Tetrahedron的力量。 Tetrahedron中文作正四面体,是位于一个巨大废弃矿山顶部的钢结构观景塔(平台);1994年建成,现在是Bottrop市的地标。这件作品这几天频繁出现,不但在鲁尔博物馆,还在储气罐顶眺望的视野之内。 (见下图远景的梯形山顶) Tetrahedron是一个能够自我解释的作品,所以这里我直接讲对它的理解,之后在图片间就不再混杂文字。 Tetrahedron有60米高,耗用210吨钢;三层观景平台,分别位于18米、32米和38米,并被一条“随风颤抖”的金属阶梯相连,整体结构支撑在四个9米高的混凝土柱子上。Tetrahedron并非位于山顶中心,而是偏于一边;环山顶一周和正四面体底部都铺着浅灰色细沙石,对比山顶中央,则为大面积碎石,棱角分明,极不平坦。 ——以上这些,在我看来似乎在描述这样一个场景:一架正四面体的宇宙飞船在山顶着落,溅起无数碎石,然后飞船打开支架,展开在一侧,并放下阶梯至地面。 不知设计者是否有这样的寓意,但有不少艺术家自发地在碎石场中推出不同的“Alien”图案:有的像流星,有的像着陆点,有的干脆就是一个标准外星人轮廓。现在这里已经成为了艺术家联系“外太空”的试验场。 此外,我还听说,山顶并非绝对平坦,而是漏斗状中央下沉。所以当你站在正中央,平视视线是低于山顶边缘的——那时,在你眼中将只有浩瀚星空和这架正四面体飞船。 我在山顶一直待到日落,直到亮起灯光。 像关税同盟的空中走廊, 我在想Tedrohedron或许本身就是一座“虚空”; 因为你会想到那个外星人, 有一天会回到飞船,然后腾空而起,消失在天际。 Day 4 - 机器耶和华 Wuppertal Wuppertal并不是来鲁尔区的人都会前往的地方。 因为虽然被包含在便利的S-bahn交通网,但它并不属于鲁尔区;其次,区别于东西分布的鲁尔城市群,Wuppertal独自位于南部以外的河谷,并非交通要道。可是尽管如此,Wuppertal的工业化地位仍不可低估,甚至有说法认为是该地区发达的织染、电子化工业促进了鲁尔区的起步(河谷地区利于早期工业发展,在后来研究美国麻省工业城镇案例中也得到佐证)。 Wuppertal作为欧洲重要的工业发源地之一,特别反映在其著名的单轨悬挂式电车(Monorail Suspension Railway);而对于临时决定前往那里的我,为的,也仅仅是去搭一班车。 我凌晨就从埃森来到Wuppertal,趁城市还未苏醒,第一个走在这座钢铁悬轨下。 和普通的高架轻轨不同,这里的轨道是靠一个个n字形钢结构支撑;而且轨道相对较窄,两条单轨的距离刚好允许两辆电车相向交错而行。 S-bahn把我放在悬轨电车西端终点站附近,刚好看到一辆电车正要驶出,我急忙拿起相机准备拍摄—— 但是,徘徊许久,电车一直静止在那。绕到站台后面才发现,整个电车系统正处于升级,半年内仅间歇性运营——真是不幸遭遇来得此起彼伏(现在连Wiki也记载了这次停运,因为真的很少见)。 好在停运期间的客运交由公交车代理,线路平稳且平行于悬轨,这让我有机会远观这个13公里长的交通设施。 已有百年历史的悬挂电车仅有一条线路(无支线),东西向贯穿狭长的市区,全程耗时30分钟。 一路上,我发现Wuppertal作为典型带状山地城市,绵延在一条叫做Wupper的河流两岸。或许是由于山谷地形太过起伏蜿蜒,不适宜那种依靠平坦地面的传统铁路,而利用支架将电车悬空,恰好可以避免那些复杂的作业工程。 另一个特点是悬轨电车线路都是叠加在城市之上:大约75%的轨道是与河流共线,位于河上方12米;其余部分则与交通干道共线,位于道路上方8米。 个人认为这种悬轨电车是很取巧的交通方式,它不是简单的“架空”和“悬挂”。比如悬轨与交通干道共线部分,区别于普通的高架列车(采用中央支撑结构),悬轨电车的支架位于道路两侧,从而避免了在路中央分割出额外空间给承重构架。此外,这些n字形支架也没有侵占步行道,而是恰位于道路停车带——我大致数了一下,每两根支架间刚好可容纳4辆车(见下图和前文照片)。既能节约土地,又能创造一个整齐的模数系统。 再进一步分析,普通高架轨道较宽,原因是双向铁轨并置,且还要在两侧扩出人工维护通道,这也导致不少柏林的S-bahn高架桥下干脆都围合起来用作餐厅和零售,可见跨度之大。对比Wuppertal的悬轨电车,它的架空部分实为“双层结构”,即电车被悬挂在下,人工维护通道在上——没有“并置”也没有“扩宽”——这样算下来,整体轨道宽度只有前者的三分之一。 我做了一张图,希望能解释得更清楚一些。左边是悬轨电车,右边是传统的高架轻轨(如柏林的S-Bahn等)。 再说与河道共线,从这个部分讲悬轨电车几乎取代了“船”的作用,我觉得这甚至颠覆了电车交通的规划逻辑:因为这样它可以与诸多地形地物叠加,能够突破更多限制,如果普及开来,也许城市用地类型都有机会被洗牌。 下图悬轨的承重柱斜跨在水岸两侧,依靠不同倾斜角度,可以完成各种光滑的转弯和与周边建筑的间隔需求。转弯较急时,支架又会加宽为梯形结构。 转弯较急(半径过大)时,支架又会加宽为梯形结构。 在这一路上,还有很多交叉地带,无论地面交通多么繁忙,悬轨都一跃而过——总之很是灵活多变。 曾经在二战被炸毁的车站也都被重建,并突显出不少未来感。下图为市中心的Kluse 站,一度作为悬轨电车第一期工程的终点站;现在附近电车回转场变成了mall,并在另一个方向建设了二期工程。 车站整体透明,倾斜的立面塑造出前进的动势,一时让人怀疑它是车还是站。 两个小时后,我从Wuppertal中心火车站离开。 回头望见奔驰百年的悬轨电车, 此时此刻,更像一座遗产。 机器,在我此行中近在眼前,却遥不可及。 —————————————————————————————— 来鲁尔区之前,一直支撑我的还有这个景致。 上面是我从Tetrahedron返回Essen深夜摸到关税同盟焦化厂拍摄的。当时还是我一个人,凭靠稀疏的路灯,和时有时无的空中传送带寻到那里。其实我并不知道那张照片的拍摄点,好在碰巧看到一个人拿着三脚架匆匆离开,我顺着他的方向,走进一间早已闭门且无比漆黑的酒吧——说是酒吧,只是巨大机器下架起的低矮空间;有十几张长桌,所有椅子都翻盖的桌面,很是阴森。不过绕过它们,在眼前呈现的就是另一个世界—— 红色,红色从遗迹的各个角落流渗出来,被下方水池倒映,映射出一座凄美的工厂。 这让我想起了突遇洪水的威尼斯,圣马可广场犹如镜面,倒映着大教堂,宛如梦中之梦。所以告别Wuppertal回到埃森,我直奔昨晚游逛未完的关税同盟矿区—— 焦化厂Coking plan t 做了功课,大致明白了昨晚那景象的逻辑。首先,煤炭(coal)被挖出后,经过筛选洗煤等工序(部分)会被送往焦化厂,目的是生产焦炭(coke),作冶金铸造业的重要原料。过程中,煤炭在焦化厂炼焦炉(coke oven battery)被超高温加热,一部分被分离为焦炭,经冷却等流程就可以出厂;另一部分被过滤为副产品,由水和气组成。所以下面照片右岸就是炼焦炉,左边是排气烟囱,中间则为废水。 当然,经过改造,这里的水已经干净很多,冬季都会用作溜冰场。 炼焦炉正立面 说完横向,焦化厂纵向是一个个炼焦炉首尾相连,以冷却间和产品配送室作终点(下图)。 也就在这里,一架摩天轮(Sun wheel)被生生嵌入尽端的炼焦炉,按guide宣传的那样:摩天轮一半行程会体验高空,另一半则会经历曾经1000摄氏度的高温炼焦炉。 摩天轮下就是“承载”昨晚酒吧的巨大机器。后来听说那里有tour可以登上屋顶——非常羡慕那几个从高处俯瞰矿区的人们,我知道我只能等下次了。 最后几张照片拍摄于焦化厂周边,中央控制、传输和供给等设施。 告别埃森前的最后一站是 红点设计博物馆 红点博物馆由矿区的锅炉房(boiler house)改造而来,其实这里原本就是很出名的建筑,是包豪斯主义的里程碑。引用后来改造建筑师对它的称呼——Cathedral of Industrial Culture。是的,工业本身就是一种信仰。 从这个视角看去,博物馆颇有未来乌托邦电影布景的味道。 红点设计奖,作为世界四大设计奖项之一,从第一届(1997年)以来,所有的获奖作品都被收集在这。可是,在国内不少旅行攻略对博物馆褒贬不一:比如,很多人说红点博物馆的展品都司空见惯、没有新意,好像在逛超市。 我也抱着怀疑的心态踏入大门,在入口公共展区看到了诸如运动配饰、暖气旋钮、插座等展品。 不可否认,这些产品在普通(德国)家庭已经是标准配备,任何一个我所租住过的地方都是如此。但是,这反而更能说明红点奖认可的设计,是能够被大批量生产的,是能够被正常居民所消费的,是禁得起时间检验的。 经过公共区域,进入主展区后,一切就都不同了。 仪表、控制板、排气管、工字梁这些定义着工业文明的符号一下跃入眼前,再加上远处悬吊着闪着光的车身——工业生产,好像穿越了时空运转至今。博物馆建筑师说他不想仅保留下工厂的整体结构,更想留住那种锈迹斑斑的年代感。是的,在这里,工业不仅是一种形式,更是一种仪式。 上一张照片左右两边是巨大的锅炉间,据说过去五个锅炉仅保留了一个(下图右侧立面),用于展示那个年代的工业技术。其余的锅炉间则仅留下表皮,内部则作为展厅和报告厅,继续着“燃烧”的使命。 对比那些纯粹的钢铁,建筑师还引入了两种新材料——混凝土与玻璃——以建立新的展厅和空中走廊。就这样,曾经为容纳巨大设备的工厂被垂直分隔成五层,形成了另一个平行于原有工业逻辑的新逻辑。 空中走廊紧邻窗户并环绕“锅炉间”一周,不仅展览组织得更系统,而且增加了采光,使参观者置身于光与展品之间。 由玻璃与混凝土穿梭在各个区域,有时真的会迷惑说到底是在工厂内嵌入了博物馆,还是在博物馆外加建了工厂。 渐渐地我注意到馆内布展方式很有趣,展品并非放置在光亮的玻璃柜中,而是“随性地”放置在凌乱不堪、锈迹斑斑的工业环境中:在碎砖上、台阶边、传输带上…… 这样的摆设,起初会让你觉得有些怪,因为毕竟不太寻常。但是突然在某一刻,你会觉得这些展品与博物馆、与周边环境紧密关联;然后在某一刻,你会觉得这些关联不仅是对比和并列,而更仿佛是它们从这些旧有的工业元素中,生长出来。 这大概也是前一天我莫名觉得这里与众不同的缘由,因为这或许就是鲁尔区改造的本质——形式上继承,逻辑上进化,新旧结合而淡化新旧,彼此消融而模糊彼此。 当你迷失在新与旧带来的时空错乱时,时空本身就不再重要;当你分不清此物还是彼物时,它们的界线也无需在意——因为这些事物的整体,已经形成了一种新的个体,涌现出新的灵魂。 我猜,这些是鲁尔区改造设计师,他们可能的,所追求的一个目的。工业在他们手中并没被视为雕塑物、或构件、或被隔离的个体,而是被作为整个生产系统中的一瞬保留了下来,并让你感到它们的作用:过去的作用,现在的作用,逻辑中的作用,隐喻中的作用——以及现今此时此景,对你,的作用。 离开之际,我望向一进门那架伸起双臂的机器,莫名地,我似乎感到了它的隐喻。 ——它这就是悬挂在工业时代的耶和华。 在这里等待着, 对工业依然抱有信仰的旅人。 尾声 自然给了我们一切。 起初我们从中获取食物、衣着和居所, 之后又学会提取材料,创造新事物, 但最重要的, 我们继承了自然的“逻辑”。 ——机器,作为人造物,源于自然逻辑。 但它们在被创造之时,就已经独立于人类存在,并自我形成了机器逻辑。 甚至先于我们,已然成为,自然的一部分。 —————————————————————————————— 文中照片已传至 Flickr https://www.flickr.com/photos/shuo_yun/albums/72157662082400970 另, 最近完成第二篇游记,关于法国里尔,发生在去德国鲁尔区的半年前。 本来是只是去一个慕名已久的城市新区,却碰巧赶上了每两年一次的城市尺度的艺术展,整个里尔大大小小的美术馆、展览馆、博物馆、火车站、高新区、中心广场,都布满了天马行空的艺术作品——那一年展览主题叫Fantastic,我也借用过来,将游记命名为:“ 法国里尔的奇幻旅途 ” http://bbs.qyer.com/thread-2558529-1.html 希望能把里尔的故事从“奇幻”的角度说清。 杜伊斯堡 奥伯豪森 埃森 Bottrop 伍珀塔尔 埃森 多特蒙德 17391 61 59 更多 0个相册 549张照片 2_D 举报 | 回复 saburo 举报 |
旅途永无穷尽 2_D的首页 - 穷游网
2_D的首页 - 穷游网 旅途永无穷尽
旅途永无穷尽 旅途永无穷尽
2_D的首页 - 穷游网 旅途永无穷尽
旅途永无穷尽 旅途永无穷尽
旅途永无穷尽 2_D的首页 - 穷游网
2_D的首页 - 穷游网 2_D的首页 - 穷游网
旅途永无穷尽 2_D的首页 - 穷游网
2_D的首页 - 穷游网 旅途永无穷尽
2_D的首页 - 穷游网
Copyright ©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星耀旅途网